2012年广东商学院金融硕士招生指南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金融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金融学院现有教师51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5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2人(含博士后5人),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支持人才计划”,5人入选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获南粤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人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4人担任广东省理财规划师专家组成员,6人先后赴美国、加拿大等国留学访问或学术交流。2005年以来金融学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3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43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规划教材3部;承担各类横向课题近10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可支配科研经费合计为400多万元。
一、广东商学院金融硕士优势
(一)广东商学院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金融硕士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就业层次高,就业率100%;
(二)我校金融学科师资队伍强,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大约占比70%,同时聘请广东省各大银行行长及高管人员担任校外导师,通过双导师制为金融硕士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
(三)我校金融学院与广东省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都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或实习基地,为金融硕士提供了优越的实践教学环境;
(四)收费低且奖学金丰厚。我校金融硕士(MF)全部为全日制。学校设立专业学位专项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此外,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将协助办理助学贷款,并提供“助教”、“助研”、“助管”勤工俭学岗位,帮助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五)金融硕士(MF)拥有毕业证、学位证(即“双证”),上课形式灵活,实践教学课程丰富多样。
二、招生规模与方向
(一)招生规模
招生人数50人;授课地点:广东商学院广州校区。
(二)招生方向
1、银行管理方向(专业代码:025100);
2、证券与投融资方向(专业代码:025100);
3、风险管理与保险方向(专业代码:025100)。
三、培养方式
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采取较灵活的教学方式与管理方法:
1、全部采取全日制,包括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两种形式。
2、学制为两年半,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1.5年,校外专业实习半年。
3、金融硕士将实行双师型导师或双导师制,鼓励学员到金融企业结合具体应用开展实习并完成学位论文。
四、报考条件
(一)报考金融硕士,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二)被接收的推免生须是经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生工作资格)选拔并确认资格,在统考报名前通过其报考单位复试并被录取的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考生报名前,请认真、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我校报名资格审查工作将放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报名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1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1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招生单位的规定任选一种。
(二)所有考生(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1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六、考试与录取方式
考试科目及参考书:
|
金融硕士 |
考试科目 |
专业考试科目主要参考书目 |
|||||
外国语 |
政治理论 |
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
名称 |
编著者 |
出版社 |
||
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
204英语二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303数学三 |
金融学综合 |
《金融学简明教程》 《金融学》 |
陈学彬 李健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
|
《公司理财》 |
陈雨露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
||||||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
金融基础 |
《金融学简明教程》 《金融学》 |
陈学彬 李健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
||||
《公司理财》 |
陈雨露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
金融学综合和复试(金融基础)由广东商学院组织命题
金融学综合考试将于2011年12月初举办考前咨询会。
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择优录取,确定专业复试名单。
复试时携带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原件。
七、毕业证与学位授予
凡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广东商学院学位委员会审定,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金融硕士学位证书以及毕业证书。
八、培养费用
按照教育部及学校有关规定收费。
凡准备报读金融硕士的同学,必须到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进行备案登记,以便进行统一管理。登记咨询与联系方式
(1)咨询电话
吕老师(020-84096012,84096846,15989248927)
(2)联系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21号广东商学院化校教学楼3楼金融硕士教育中心
(3)传真:020-84096012
(4)E-mail:gsmasterfinance@126.comQQ咨询:1807640961
附件:
2011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431-《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金融学综合》是2011年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金融学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金融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与金融学和公司财务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金融学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
二、利息和利率
●利息
●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的期限结构
三、外汇与汇率
●外汇
●汇率与汇率制度
●币值、利率与汇率
●汇率决定理论
四、金融市场与机构
●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衍生工具市场
●金融机构(种类、功能)
五、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的风险特征
六、现代货币创造机制
●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
●中央银行职能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七、货币供求与均衡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供给
●货币均衡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八、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九、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收支
●国际储备
●国际资本流动
十、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理论
●巴塞尔协议
●金融机构监管
●金融市场监管
第二部分 公司财务
一、公司财务概述
●什么是公司财务
●财务管理目标
二、财务报表分析
●会计报表
●财务报表比率分析
三、长期财务规划
●销售百分比法
●外部融资与增长
四、折现与价值
●现金流与折现
●债券的估值
●股票的估值
五、资本预算
●投资决策方法
●增量现金流
●净现值运用
●资本预算中的风险分析
六、风险与收益
●风险与收益的度量
●均值方差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无套利定价模型
七、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贝塔(b)的估计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八、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资本市场的概念
●有效资本市场的形式
●有效市场与公司财务
九、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
●资本结构
●MM定理
十、公司价值评估
●公司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
●三种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四、考试方式与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其中,金融学部分为90分,公司财务部分为60分,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