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高考志愿有很多原则需要把握,但最起码应该从个人实际和兴趣爱好出发、根据社会需求进行选择,尤其重要的是选好每批次的第一志愿。在实际进行志愿填报时,家长总有很多困惑,有的家长还存在志愿填报误区。
报考热门与就业热门
填报志愿扎堆热门专业似乎是近几年报考的“通病”。有的考生家长凭感觉,望文生义,片面追求热门。也有的存在从众心理,不考虑自己的情况,哪热往哪挤。有的高校一个专业只招二三个人,但一个班里就有五六个水平相近的人同时选报。
其实选学校报专业并非追求时尚潮流,报考热门也不一定是将来的就业热门,家长和考生们应该学会冷静分析,要注意前瞻性问题。在志愿选择上既要看到进口也要看到出口,今天选择是为达到明天的需求。不同需求的人,考虑和选择的重点应该是不同的。如:准备出国的人,学校的牌子、知名度,特别是在国外的知名度是重点;准备继续深造的人,哪些学校、学科对继续读硕士、博士有好处是考虑重点;准备毕生后就工作的人,应重点考虑所学专业、分配前景如何,人才需求前景如何。
例如有的同学受财富效应的影响,热捧经济专业,但由于学经济的学生逐年增多,而有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又不够精深,最终造成了就业困难。很多同学一看到机械类的专业就不愿意报考,认为专业太累、专业太陈旧。其实高校能站在科技前沿,就是因为其能够动态调整自身的专业和学科结构,调整教学培养内容。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就需要专业机械人才。每年中石油中石化的设计院所都会从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招收部分机械类的毕业生。
已经被某高校录取的小高同学特别提醒大家,报志愿时不要被专业名称迷惑了:有些名称起得比较“炫”,比如当时他报计算机的时候,专业名称叫做“信息科学”,当时大家并不太清楚究竟是干什么的,后来上了一段时间课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IT。他建议考生最好对自己所报的专业有一定了解,比如看看高考咨询材料、参加学校开放日、看看实验室,有条件的话翻翻专业课程的课本,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不要仅仅看名字就给它一个主观的认识。再比如有些男生平时打电脑游戏觉得计算机挺好的,一看“信息科学”的名称又觉得很好听,但真正学起来往往并不是这样,里面也有一些理论上的东西是很有逻辑性的,甚至有一点枯燥。因此首先比较好地了解一下这个专业会使报志愿更加客观一些,也是对大学生活做一个比较好的准备。
此外,报志愿时有些同学看见校名中有“地质”、“石油”、“农业”等字样的学校就不看了,认为这些学校专业比较艰苦,但其实仔细查一查,这些学校也有很好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就业率都很高。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2006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也许能给家长和学生们一些借鉴,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平均起点工资最高的是哲学类专业的毕业生,为2823.9元,其次是工学专业的毕业生为2535.89元,随后是理学、管理学、教育学和文学,这四个专业的毕业生平均起点工资达到2200多元,法学和经济学较低,为2025元和1742元。
京内高校与京外高校
要正确对待报外地院校。这几年在志愿选择有几多几少,其中一多一少,就是报北京的多报外地的少,志愿分布不平衡。而实际上,同样的分数报考外地院校,通常能被更高层次的高校录取。
每年外地院校在京计划招生人数约占总计划的1/5左右。从今年的招生计划看,在京院校招生计划62622人,占计划总数的79.84%。其中在京部委院校招生计划为7458人,占招生计划总数的9.51%,市属市管院校在京招生计划为55164人,占招生计划总数的70.33%;外埠院校招生计划为15814人,占计划总数的20.16%。因为看好北京的生源质量,很多外地高校在北京的招生计划逐年增加。
在京招生的外地院校,不少是部委属重点校,层次高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利于学生学习与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全面培养是有好处的。问题是现在有不少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到外地去,有的认为东北、西北、大西南所谓“两北一南”都是“老少边穷”地区太苦,孩子受不了;有的认为到外地一旦有事鞭长莫及,更多的是担心毕业后如何分配?户口怎么办?孩子太小能适应外地气候环境吗?等等。
是否报外地院校要从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由考生和家长决定,在此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白白浪费这1/5录取的可能性。但是报考外地的考生也要注意,对于热地区、热院校、热专业及招生人数少的学校和专业,应放在一志愿,用热地区、热专业的外地院校托底的办法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