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高考网·美术高考生必上美术高考网门户 今天你来美术高考网了吗?
当前位置: 主页 > 美术高考 > 高考信息 >

北师大计划招收本科生2200人 其中北京117人

时间:2009-04-20 美术高考网 www.mshao.com来源:美术高考网
  北师大举行2009年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咨询活动

  为了给广大考生及家长提供一次全面了解北京师范大学、集中获取有关高考招生方面问题解答的机会, 北京师范大学于2009年4月18日(星期六)上午7:30~12:00举办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咨询活动。学校部分场馆、实验室等也向考生及家长开放。

  北师大招生办公室、各院系以及相关部门在北师大京师广场就考生及家长关心的今年招生政策、往年录取情况、招生专业情况、就业情况等问题接受了咨询,并举行了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信息发布会,有关领导分别就学校概况、优势和特色,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北师大招生工作现状及招生政策等内容向与会者作了介绍,并回答了考生、家长和新闻媒体记者的提问。

  同时参与招生咨询活动的高校还有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

  重点内容:

  2009年北师大计划招收本科生2200人,研究生3800余人。

  2009年在京招生情况:

  (1) 今年北京考生有所减少,我校考虑到去年考生报考踊跃,今年不减少在京招生名额,相当于增加了在京招生计划,这一相对数量是近五年来最高的。

  (2) 由于一志愿平行省份的增加,今年降低了专业志愿级差,由原来的不超过3分,减为不超过2分。第一、二专业志愿间级差为2分,第二、三专业志愿间级差1分。

  (3) 针对北京考生重视今后深造与发展,关注文理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特点,在京投放的28个招生专业均是北师大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专业,总计117人,文科45人,理科72人。

  在京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传播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教育学、英语、心理学、影视学、天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技术、教育技术学、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其中法学、金融学和英语文理兼收;工商管理、教育学、信息科学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实行宽口径招生,扩大学生自主选择范围。

  录取规则

  (1) 按照进档考生的实考分和专业志愿安排考生录取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数级差。分数级差的确定以调档线上所有进档考生的专业志愿满足率最大为原则,一般在2分以内。

  (2) 在高考实考分(江苏:实考分和等级)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或教育部政策规定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考生。

  (3) 报考英语和日语专业的考生限其参加全国统考的外语语种为英语,且必须参加英语口试。

  (4) 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录取非一志愿考生,在考生保证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按照实考分数由高到低择优录取,直至完成来源计划。若符合条件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5) 录取时,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除国防生外,我校所有招生专业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6) 体育教育专业考生的录取原则,在满足以下条件:高考成绩不低于考生所在省份同科类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90%,体育专业测试成绩(含专项成绩)不低于75分(100分制)的情况下,按照体育专业测试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背景资料

  1. 北京师范大学概览

  著名百年学府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与其他综合性大学,如北大、清华、复旦一样,教师教育仅是其特色之一。

  学校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898年7月3日,清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京大学的前身。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京师大学堂校舍被占,图书设备被毁,一度停办,直至1902年得以恢复,增设预备科及速成科,其中有仕学馆和师范馆)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师大。

  百余年来,北师大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钱穆、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

  毛泽东主席于1950年亲笔为北京师范大学题写校名。

  1992年9月9日,江泽民同志视察北师大并题词。

  2002年9月8日,北师大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庆祝大会。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充分肯定了百年北师大的办学成就,并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2005年2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元宵节晚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向钟秉林校长询问学校发展情况。

  2006-2007年总理先后两次来到北师大,并与师生亲切座谈。

  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

  "七五"、"八五"期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

  "九五"期间,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

  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继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之后第10个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行列。

  "十五"期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

  面向新世纪,北师大确立了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

  2008年以全A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北师大坚持稳定办学规模,不断提升质量的指导思想,坚持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2008中国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综合排名列第8位,其中教学水平一项名列第4位。是《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2009年度中国15所一流大学之一,10所研究I型大学之一。近年来,在各排名指标体系中,北师大均名列前茅,且位次不断提升。

  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力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0多万各类人才。

  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哲学家、党创始人之一李达。

  有毛泽东主席的老师、著名语言文学家符定一。

  有众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如秉志、汪德昭、俞德浚、汪堃仁、周廷儒、王文采、唐守正、孙儒泳、郑光美、陈木法、汪成为、凌永顺、刘尚合、乔登江等,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等。1984年毕业于生物系的王晓东校友,以其在细胞生物学领域,特别是在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方面取得的国际一流研究成果,2004年4月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当年入选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个(41岁)。

  有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政府部门负责人,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杨明轩、周谷城、王光英、楚图南、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杨秀峰、陈宗兴等。

  有百余位全国高校领导,有解放后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的李达,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山东大学校长吴富恒等。

  更有一批工作在教育战线的优秀校友,他们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2. 北师大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

  概览起来可以说:北师大学科门类齐全,总体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

  ● 是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 现有55个本科专业,15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在全国高校居于前列。

  ● 是教育部首批授予的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六所大学之一。

  ● 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民俗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国古代史、理论物理、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系统理论、环境科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世界经济学、电影学;按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数(不含覆盖)排名,列全国19名,按二级学科(含覆盖)数排名列全国13名。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重点学科8个,交叉学科北京重点学科1个。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9年全国各高校学科排名中,我校有28个一级学科参加排名,其中进入前五名的一级学科有10个,前十名的有15个。

  ●学校以学科为依托,形成了一批国内一流的特色和优势专业,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北师大的优势与特色,具体到专业来讲:教育学、心理学稳居全国第一。在文理基础学科中,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等学科实力很强,一些综合交叉学科的实力也很强,如资源、环境、教育技术等。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2008年"中国大学各学科、各专业排名"中,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舞蹈学等7个专业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学前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列第二,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公共事业管理等4个专业列第三,共有15个专业跻身"A++"行列,表明北师大文理基础学科群在全国具有整体优势。

  ●顺便说一下,从我们学校近年的招生情况看,有越来越多的考生愿意去学这些基础学科。我想,这里面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1、在现今社会,一方面就业对学力的要求提高了,为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深造;另一方面在职业发展方面,在科技、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人很难像过去那样从始而终地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辈子,即便是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也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以适应新需求。为此,目前很多学生,尤其是考入北师大的优秀学生,有志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基础学科恰恰可以给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平台,为以后深造、职后的发展与拓展,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打好基础。

  2、就是基础学科练就了思维方式,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也得到很多考生的认同。

  3、基础学科的职业发展是很广阔的,读博士,做博士后的,可以当科学家做研究;可以在大学教书育人;读硕士或本科毕业的,可以到政府、事业单位、教育部门等从事管理或教学工作;

  4、基础学科的读研比例是比较高的,我校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为其研究生教育打下坚实基础。2008届本科毕业生中有51%以上继续攻读本校、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研究生或到国外、海外深造。推荐免试研究生(含本科直博生)占毕业生的30%。

  3. 学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绩?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名师名家荟萃

  师资队伍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一所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北师大非常重视教师的聘用与培养。是最早提出博士学位作为教师基本入门条件的高校之一,目前教师聘任实行三三制,即本校博士留校不能超过进人的1/3,校外的不超过1/3,境外的不少于1/3。

  ●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其中双聘院士11人):黄祖洽、王梓坤、孙儒泳、刘伯里、刘若庄、刘昌明、张新时、林学钰、李小文、王永炎、陈木法、郑光美、王乃彦、刘鸿亮、戴汝为、李京文、李朝义、凌永顺、安芷生。资深教授6人:何兹全、陶大镛、顾明远、刘家和、林崇德、童庆炳。

  ● 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7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9人,国家批准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6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学科评议组成员15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1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教育部创新群体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还有活跃在百家讲坛的年轻学者王一川(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于丹、康震教授等。

  ●拥有专任教师1600余名,其中教授554人,副教授576人,高级职称人数占70%;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8%,比例居高校前位。

  2) 科研实力雄厚、在全国具有较高学术地位

  ●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其建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唯一的高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势突出。2003-2008年,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8项,获准数量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2位。2001年-2008年,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151项,立项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显著增长,2008年突破6000万元。近年来,科研成果突出。2001-2007 年,我校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CSSCI论文 10462 篇,发文量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三位。在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校获奖总数名列第2位;在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26项一等奖中,我校获得3项,居全国高校第2位。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十五"以来,共获准主持国家级科技项目(课题)732项,其中,有7人次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计划和国家"973"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643项,国家"973"项目课题27项,国家"863"计划课题30项。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准率为36.4%,在全国"面上项目获得资助2000万元以上单位的资助率"排名中,名列第2位。"十五"以来,理工科年均到位科技经费逾亿元,其中,2008年达到2.6亿元。"十五"以来(截止到2007年),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SCI、EI、ISTP收录科技论文5004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2815篇。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北师大即有基础研究,也有应用,这些应用领域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等密切相关。

  比如,在国家发展规划与政府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主持教育部委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修订工作,主持起草《教师教育条例》,主持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有关章节。在国家重大教育发展规划如《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等,国家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位法》、《班主任工作条例》等的论证和修订过程中,我校参与教育专家最多,发挥作用突出。

  如学校的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其研究的遥远感知技术,在人类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实验室承担有中法合作项目:地表反射的方向性与偏振;欧盟国际合作项目:从模拟VGT数据中提取地面目标的BRDF信息和BRDF模型验证研究;日本国家宇航局和联合国技术开发署联合设立项目:用AVNIR和POLDER产品对崎岖山地植被的动态监测;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项目:热辐射方向性模型。从这些国际合作项目,可以看出其领先地位。

  如学校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这一领域仅有的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以研究学习的本质--大脑改变的过程,即脑的可塑性为目标。

  资源、环境问题是21世纪备受世纪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在这一方面也高度关注。北师大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水平,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多项973项目。

  3) 教育资源丰富、教学质量全国领先

  北京师范大学所拥有的一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一直得到学术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肯定。

  ●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地理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高校中教学科研水平高、在国内同类学科中能起骨干带头作用的学科点。基地班学生多数将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是1994年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通过国家验收评估,均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是1996年设立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

  2002年设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21世纪我国生命科学和技术创新创业人才,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基地。

  ● 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个,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

  ● "十五"以来,共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7项,居全国高校前列;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1项、二等奖61项;共有25人次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和北京市教学名师奖。2007-2008年,承担质量工程等省部级(含)以上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191项,到位项目经费3450余万元。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7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5门,176种教材列入"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及补充选题,7部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3部教材入选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7位教授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第三批重点编写教材首席专家或课题组主要成员。

  4) 对外交流广泛、在国际上享有重要影响

  国际化程度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北师大积极推进本科教育的国际化,体现在:

  ●与近两百所境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以及加拿大等国家的30多所大学有交换留学生项目的合作。

  ●每年有500余名学生赴境外参加各种学术、学习活动,其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派出研究生110余名。2008年选派赴境外参加交换留学生项目、海外实习和交流等活动的本科生百余名。昨天我们刚刚进行了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确定了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深造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免学费和有生活补助的。今天我们还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了30名公派出国留学的学生。

  ●每年有400多名境外学者来校讲学或从事研究,近千人次教师赴境外参加国际会议和合作研究。

  ●长、短期留学生达4700人次/年,其中长期留学生2000人左右,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留学生超过57%,留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超过10%,留学生规模居全国高校前列。

  5) 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人才培养质量高

  北师大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得益于:

  ●较高的人才培养定位

  学校顺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需求,确定了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勇于实践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实行宽口径培养,扩大学生对专业的自主选择权

  部分专业采取按院系招生,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以增强学生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能力。前期打通培养,之后学生可在招生专业所涵盖的专业及专业方向内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如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可选择生物科学或生物技术专业。

  全校一、二年级学生均有专业二次选择的机会。学生可在学年末提出转专业申请,经拟转入院系考核通过后为确有专长的学生提供专业二次选择的机会。

  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可能有三种,一种情况就是因为分数原因没能进入想学的专业。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因为我们学校在这个省份没有投计划,他没法报,再有一个,可能是学生入校以后专业兴趣发生了变化。

  具体到北师大,转专业政策是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创造发展条件的而制定的,有三个特点:

  1) 一个特点就是转专业允许跨学科门类。目前我们高考录取体制中是文理分科的,考生不能文理兼报,学校不能跨文理科录取。而我们转专业的时候,在学校政策上是允许跨学科门类的。

  2) 另一个特点是没有设定转出条件。这是我们与一些高校的区别。有一些规定前10%才能转专业或前10个人才能转专业,我们没有做这样的规定。那是不是人人都可以转?当然哪个学校也做不到。比如说你从应用数学转到汉语言文学,你要接受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家组的考核,向他们证明你有这学习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学院接收就可以转专业了,他不会单纯的看你在数学专业学习成绩怎么样。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尽管他原来学了理科,但是他对汉语言文学确实有天分,也确实喜欢,比他学数学的发展会更好,我们就应该尽量提供条件。再有如果他数学学的很好了,估计他也不一定想转专业了。

  3) 第三点,对转专业的人数,学校规定了一个下线,就是说你原则上专业接收的考核合格人数不能低于一年级在校生的5%,也就是说你一年级,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有100人,所以考核合格的情况下你至少得再转进去5人,当然汉语言文学专业说我这个专业培养条件有富余,我愿意多转进来一些,那么学校不予干涉,我想我们的转专业有这么几个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本科阶段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实施"4+x"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选择和分流培养,形成培养规格上移的多样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4+0"模式:指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即进入社会就业。学生毕业时,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到各行业就业。希望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可选修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申办教师职业资格证书。

  "4+2"模式:指本硕贯通培养的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是国际通行的建立在强大学科优势基础上的"大学+师范"的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模式。本模式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师教育剥离,将教师教育的重心上移到研究生阶段,大力加强研究生层次的高素质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在本科阶段的第三学年末,对志愿硕士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进行考核择优确定"4+2" 培养模式人选。入选学生第四学年继续完成本科专业学习,取得学士学位;同时修读部分研究生课程,实现本硕衔接。第五学年开始进入教育学院进行2年教师专门化培养并最终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目前实施的单位有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4+3"模式:指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即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实现本硕贯通培养。本科毕业时,经过考核筛选,部分优秀学生可通过推荐免试直接攻读或考取或赴境外攻读学科硕士学位。

  ●实施励耘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自2001年起组建励耘实验班。2009年将继续实施"励耘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具有突出研究与创新能力、高度社会责任感与务实精神、深厚人文与科学素养、良好交流与协作能力并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各类优秀人才。

  新生入校一学期后,在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经考核,择优选拔100人左右组成励耘实验班, 实施"励耘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入选学生均在本院系完成四年大学学习,在修读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的同时,参加由学校组织实施的专门培养计划,包括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培养、思维拓展训练、外语与国际交流能力强化、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优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优良条件,励耘实验班的学生:

  有更多机会聆听校内外,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门授课;

  有更多机会获得学校"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特别优秀者还可获得由已故资深教授启功先生捐助的"励耘发展奖学金";

  享有和全校其他同学一样获得专业奖学金的机会;

  2005年,聘请到英国头脑基金会的总裁,英国的"记忆之父"东尼o博赞讲授思维导图。

  ●弹性学习制度和辅修-双学位制度

  本科学制4年,允许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提前一年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

  在校进行本专业学习的同时可以修读跨学科专业的辅修-双学位课程。学校在社会普遍关注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汉语言文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开设了辅修-双学位课程。

  在规定年限内,符合主修专业毕业要求,修满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学分者可获得北京师范大学辅修专业证书;修满双学位教学计划规定学分者,可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双学士学位证书。如学生在毕业时未按规定修读完辅修-双学位课程且愿意继续修读的,可在毕业后两年之内继续修读未完成课程,修读合格后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或双学士学位证书。

  ●拓展学生发展机会,加强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

  2002年开始设立"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供本科生申请科学研究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训练;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列入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

  积极开展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试点。允许部分成绩优秀、特长突出的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之后,通过双向选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与研究方向,提早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的学习与训练。

  为优秀本科生设立高级研修课程并开放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设立学生科研类附加学分。

  4. 学校招生情况及今年的招生计划

  学校坚持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并重,2009年计划招收本科生2200人,研究生3800余人。

  2009年在京招生情况:

  (1) 今年北京考生有所减少,我校考虑到去年考生报考踊跃,今年不减少在京招生名额,相当于增加了在京招生计划,这一相对数量是近五年来最高的。

  (2) 由于一志愿平行省份的增加,今年降低了专业志愿级差,由原来的不超过3分,减为不超过2分。第一、二专业志愿间级差为2分,第二、三专业志愿间级差1分。

  (3) 针对北京考生重视今后深造与发展,关注文理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特点,在京投放的28个招生专业均是北师大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专业,总计117人,文科45人,理科72人。

  在京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传播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教育学、英语、心理学、影视学、天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技术、教育技术学、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其中法学、金融学和英语文理兼收;工商管理、教育学、信息科学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实行宽口径招生,扩大学生自主选择范围。

  近5年在京招生录取分数线

  2004年 2005年

  调档线 重点线 调档与重点线差 调档线 重点线 调档与重点线差

  文科 546 476 70 548 486 62

  理科 589 491 98 572 470 102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调档线 重点线 调档与重点线差 调档线 重点线 调档与重点线差 调档线 重点线 调档与重点线差

  文科 586 516 70 588 528 60 589 515 74

  理科 623 528 95 623 531 92 613 502 111

  5. 录取规则

  (1) 按照进档考生的实考分和专业志愿安排考生录取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数级差。分数级差的确定以调档线上所有进档考生的专业志愿满足率最大为原则,一般在2分以内。

  (2) 在高考实考分(江苏:实考分和等级)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或教育部政策规定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考生。

  (3) 报考英语和日语专业的考生限其参加全国统考的外语语种为英语,且必须参加英语口试。

  (4) 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录取非一志愿考生,在考生保证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按照实考分数由高到低择优录取,直至完成来源计划。若符合条件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5) 录取时,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除国防生外,我校所有招生专业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6) 体育教育专业考生的录取原则,在满足以下条件:高考成绩不低于考生所在省份同科类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90%,体育专业测试成绩(含专项成绩)不低于75分(100分制)的情况下,按照体育专业测试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6. 咨询方式

  电话:58807962,传真:58800562,

  网址:www.bnu.edu.cn, admission.bnu.edu.cn,

  E-mail:zsb@bnu.edu.cn。

免责说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375331114@QQ.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及时进行处理。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美术考生必上美术高考门户 美术高考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