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高考网·美术高考生必上美术高考网门户 今天你来美术高考网了吗?
当前位置: 主页 > 招生简章 > 招生章程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1年招生简章

时间:2011-05-22 美术高考网 www.mshao.com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1年招生简章
2011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考招生专题
https://www.mshao.com/art/292.html
2011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艺术类专业成绩查询

一、学校情况介绍
概况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校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为主,重点培养劳动关系、劳动法学、经济管理、公共管理、文化传播等类型的人才。

学校现设有工会学系、公共管理系、法学系、经济管理系、劳动关系系、文化传播学院、安全工程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教学系(院),初步形成了劳动关系、法学、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劳动与社会保障、安全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组成的特色专业群,涵盖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工学、文学、艺术等六大学科门类。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具备了较为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4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69人,共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人。根据教学的需要,学校还常年聘请其他普通高校的著名学者、专家以及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

建校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社会各界培养了数万名毕业生。学校将秉承勤奋进取、严谨求实的历史传统,践行“刚健创新、和而不同”的校训,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在劳动关系、劳动法学、经济管理、工会工作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701人,其中普通本科生4386人,专科生1315人。

办学地点与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北京海淀区及河北涿州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630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学生活动中心、现代化运动场、游泳场、学生公寓、培训大厦、电教中心、语音室、以及与专业配套的实验室等各类办学设施。学校校园计算机网络覆盖北京和涿州两校区所有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及学生宿舍。作为中国工会图书资料和信息中心,图书馆现有藏书近65万册,为学校师生及全国工会组织提供教学研究及信息查询服务。

人才培养

学校的办学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环节”,把握“两个基本任务”,统筹“三种办学类型”,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其中,围绕“一个中心环节”,就是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始终把教学科研工作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中心环节;把握“两项基本任务”,就是始终把人才观和质量观作为体现办学思路的两项基本任务。为此,在教育教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主要包括: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定期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推动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通过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建设以及教改项目,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现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两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两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两个,北京市精品课程一门。

•强化学业与教学质量管理 建立了学生学业指导与预警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转专业;实施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注重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 为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建设,学校建成了法学与社会工作、经济管理、劳动关系、文化传播、安全工程等5个实验区(含32个实验室)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场所。学校的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和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分别于2007、2009年荣获“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教学与管理实现信息化 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覆盖所有教室,教学管理实现信息化,教学条件不断迈上新台阶。

•多种举措吸引优秀考生 学校一方面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学生奖助贷体系;另一方面制定奖励措施吸引优秀考生报考我校。

•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近三年,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高校文科类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2010年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财会专业(学生组)等竞赛中,1人次获得特等奖、22人次获得一等奖、46人次获得二等奖、45人次获得三等奖。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一直保持较高的通过率,在北京地区高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中被京内外“985”和“211”高校、以及国外著名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

学校各专业培养方案框架结构

三大教育类别和

知识体系分类

理论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

通识教育

(50学分)

人文社科

政治理论、外语、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

课程实习、社会调查、“两课”社会实践等

自然科学

高等数学、环境保护、天文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等

基础课实验平台、基本技能训练

艺术

艺术概论、音乐赏析、影视评论、戏剧鉴赏等

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等

专业教育

(85学分)

学科基础平台

根据不同专业而定,由若干门主干学科基础课程组成

学科基础实验平台、综合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科研训练等

学科方向平台

学科方向必修和选修课程模块

专业实验、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综合教育

(15学分)

多个平台

军事理论、形势政策、思想教育、学术等各种讲座

军训、文体、公益、科研、竞赛、社会实践等

奖助贷基本措施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大学学业,我院建立了完善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设立了专门的助学办公室,采取多种奖优助困的措施,通过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贫困生补助、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勤、补、减”)等方式,帮助解决经济上的暂时困难。

“绿色通道” 铺平入学之路

“绿色通道”是在迎新现场为经济困难新生开通的“先注册、后缴费”的入学通道,办理方式轻松、便捷。因家庭困难、自然灾害等原因暂时无力缴纳学费、住宿费的同学,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暂缓交款手续,直接注册入学。

助学贷款 缓解学费之困

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之忧,国家现已开展两项助学贷款业务,一是考生本地申请的生源地信用贷款,一是入学后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

奖助学金 奖优助困之策

除国家助学贷款外,我院还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奖、助学金,用于资助学习成绩优秀、积极上进的经济困难学生,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我院奖助学金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全总奖学金、学院奖学金。

勤工助学自我锻炼之选

学院优先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一些有组织的劳动和社会服务,并给予一定的勤工助学补贴。

困难补助 解决生活之需

学院设有专项贫困生资助基金,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发放“特困生补助”。

咨询热线 困难帮助之友

为了方便广大同学更好地了解我院的资助政策,我们特别开通了助学政策咨询热线,接受以上有关资助体系方面的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010-88562184

咨询时间:8:00——11:30,14:30——17:30


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招生工作,保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高职(专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学院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1.院校名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院校代码:12453

3.上级主管部门:中华全国总工会

4.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5.办学目标:努力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成为一所教育质量高、特色鲜明、制度规范、管理有序,符合需要、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普通本科院校。

6.学制:本科学制为4年,旅游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主持与播音高职(专科)专业学制为3年,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人物形象设计等高职(专科)专业学制为2年。

7.校址及办学地点:

院本部: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邮编:100048)

涿州校区:河北省涿州市(邮编:072750)

第三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招生工作将全面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考生德、智、体、美,择优录取。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及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设立由院领导、教务处、纪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招生工作。

第五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招生办公室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 录取规则

第六条 按教育部要求,执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按考生德智体三方面公平、公正、择优录取。

第七条 按照考生报考学校志愿先后录取。即先录取本校第一志愿的考生,若第一志愿不满时,再考虑第二志愿考生。

第八条 对于进档考生,根据考生考试成绩按照专业志愿先后方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对江苏进档考生实行“先分数后等级”的排序办法。

第九条 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上,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的考生,按其第二专业志愿投档,仍不能满足的按其第三专业志愿投档,以此类推,当某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其随机调录到录取计划未满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予以退档。

第十条 根据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当地同类招生计划数120%以内。

第十一条 录取时无男女比例限制。往届生的录取按照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与应届生一视同仁。承认各省的加分政策。

第十二条 我院开设英语课程,除英语外其他语种考生入学后统一改学英语。高职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

第十三条 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对指导意见中患有不宜就读专业疾病的一般不予录取。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专业要求考生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男生不低于1.70米。

第十四条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艺术设计、服装表演、主持与播音、人物形象设计等艺术类专业参加艺术类提前本科和专科批次录取;其他本科、专科专业参加普通本、专科批次录取。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工作按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公布的办法实施。

第四章 其他

第十五条 收费标准

1.根据国家规定,2011年我院学费标准为:

本科:安全工程专业每人4600元/年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每人8000元/年

其他专业每人4200元/年

高职(专科):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每人10000元/年

主持与播音专业每人12000元/年

其他专业每人6000元/年

2.住宿费标准:根据住宿条件,按照国家标准收取住宿费用。

第十六条 奖贷学金情况

学院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奖学金;为贫困学生提供救助(包括入学绿色通道、特困生学费减免、贫困生补助、勤工俭学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

第十七条 录取及就读

1.新生入学后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

2.2011级本科新生第一、二学年在涿州校区就读,第三、四学年在北京校本部学习。2011级两年制高职(专科)专业新生第一学年在涿州校区就读,第二学年回到校本部学习;三年制高职(专科)专业新生第一、二学年在涿州校区就读,第三学年回到校本部学习。

3.学生在校学习期满,考试成绩合格,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备案的大学本、专科毕业证书。

第十八条 高招咨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招生办公室招生咨询电话:

010-68416757 68411395 88561646

地址: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

网址:www.ciir.edu.cn

E-mail:ciir_zsb@163.com

三、系部(学院)及招生专业介绍

法学系

法学系创建于1986年,前身为劳动法学系,由我国著名法学家、新中国劳动法学科的奠基人关怀教授亲自主持创办并担任第一届系主任。从1986年至2003年,法学系的办学层次经历了成人专科、成人本科和普通高职等学历层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法学专业(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方向)普通本科生,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方向的普通本科法学专业。20多年来,法学系一直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其专业特色,致力于劳动法的教学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法律人才特别是劳动法律方面的专门人才。由于在劳动法学科建设的突出成就,法学专业(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方向)分别于2007、2008年成为教育部和北京市的特色专业建设点。

法学系有一支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共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讲师8人。教师多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有博士后研究经历的4人。多名骨干教师长期致力于劳动法的教学与研究,有丰硕的科研成果,承担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的课题研究,参与《劳动合同法》等多部劳动法律、法规及地方劳动立法的起草、论证,并提出了多项立法建议。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的采访,就劳动法方面的重大热点问题进行评述,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

法学系设有劳动法、经济法、部门法三个教研室、劳动法和工会法研究所。建有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两个规范教学实验室,并与法院、检察院、劳动行政部门、律师事务所、工会等多个单位合作建立了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实践、实习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

招生专业:

法学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法学系确立了“保持法学学科体系完整,遵守法学本科教育通则,突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专业特色”的法学专业指导思想。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法学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系统掌握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法律工作,特别是劳动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为保证学生所学专业体系完整,按照教育部规定,完整开设了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刑法、民法总论、商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经济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中国法制史等课程。

在此基础上,突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特色,形成了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主干、以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工会法、外国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概况等课程为分支的特色课程体系。此课程体系的突出特点在于:将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作为专业基础课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方向必修课中加入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加大专业选修课中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的份量,增加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实现培养目标。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开设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等实务课程,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培养特色

法学专业确定了“保持法学学科体系完整,遵守法学本科教育通则,突出劳动法专业特色”为法学专业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8门劳动法方向的特色课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学科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教学实践手段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运用实验室(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以及实习基地使学生了解劳动关系现状,增强学生运用相关劳动法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上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辩论式、模拟式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学术和法制的最新发展,注重基础性与前沿性、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结合。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重视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形成了理论分析与案例模拟相结合,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基地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升,多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并有多名学生的论文获得北京市和学院的奖项。多名学生还为农民工等劳动者提供了法律咨询、出庭担任代理人等法律援助。近年我系学生的司法考试通过率、考研录取率和就业率均逐年提高。

鉴于法学专业多年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2008年1月法学专业(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被教育部批准为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9月被批准为北京市首批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成为全国及北京唯一的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特色专业建设点。

就业及深造前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劳动关系矛盾十分突出。大量企业、工会、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及人民法院迫切需要劳动法律专门人才。我专业培养劳动法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仅符合社会的需求,更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法学专业(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关及直属机构,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各类企业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法务部门,各级工会组织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近年来一系列劳动法律和社会保障法律的出台和实施,社会对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人才的需求加大,我专业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方向的普通本科法学专业,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突出了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专业特色,不仅符合社会需求,更保证了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可靠前景。今后随着劳动关系的多样化、国际化发展趋势,该专业方向的专业人才在我国有远大的发展前途,专业深造前景良好。

教学力量和学生培养条件

法学专业(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拥有一支学历高、专业能力强、职称结构较合理、敬业勤勉和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2人,大部分教师均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法律院校,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和学历背景。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博士后4人。19名教师具有国家颁发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保证了教师能够很好地胜任法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历年教学效果评估和各类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专业教师成绩优异并多次获奖。

多名教授、副教授为全国知名的劳动法学专家,近年来撰写的多部著作和多篇论文获得各级奖项,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达数十项,近年来多次受立法机关的委托和邀请,参与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多部法律、法规的起草、论证,并有多项立法建议被采纳,为中国的劳动法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名教师经常接受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及法制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工人日报、华尔街日报(美国)、南华早报(香港)等国内外媒体的采访。多名教师参加了中国法学会、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北京市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并有多人担任了重要职务,在学界和社会有广泛的影响。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法学专业已拥有一支较高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并具备了较好的学生培养条件。除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和数量充足、条件优良的实习基地外,我专业还在图书资料、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建设。同时,实行导师制,关心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积极从事科研活动;注重规范日常管理,丰富第二课堂,活跃学生社团活动,营造良好大学文化氛围,为学生培养提供多方面的保障。

工会学系

工会学系创建于1984年,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中国工运学院)最早成立的系,也是学院开展特色学历教育、干部培训和工会理论、工会工作研究的主系。建系20多年来,为工会及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毕业生。

1992年,工会学系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成人劳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本科生。2003年5月,随着中国工运学院改建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系改建为“劳动关系和工会学系”。同年9月,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第一届普通本科生。2004年底,根据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劳动关系和工会学系”改为工会学系。2009年3月,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本科专业并入工会学系。

目前,工会学系设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和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本科专业两个专业。其中,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本科专业是我国目前第一个以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为方向的普通本科专业。

工会学系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能力强、职称结构合理、敬业勤勉和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目前共有23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讲师12人,助教2人。获得博士学位者11人、获得硕士学位者8人,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2人。专任教师中大多数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学历背景,师资力量雄厚。

目前工会学系共有在校学生500多名。本系现有一个规范专业的社会工作实验室供教学使用,并与民政、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福利、企业、事业单位、工会、社区等相关单位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

招生专业:

社会工作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及特色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实践能力,能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和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公益团体、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和机构从事相关的社会政策研究、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服务、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工作项目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中、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师资队伍状况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扎实、职称结构合理、学历较高、敬业勤勉、在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16人,其中,80%以上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大学,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6人。硕士学位9人,博士学位6人,在读博士2人。

主要课程

社会学、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保障、职工社会工作、人口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劳动法学、劳动争议处理、工会组织与工会法、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SPSS社会统计软件等。

就业前景及方向

政府部门,如劳动、人事、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单位,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区发展与管理、高等院校、各种基金会、慈善机构、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从事相关的工作。

招生专业:

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及特色

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企业价值理念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工作的管理人员”(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文化师职业定义)。学生毕业后,能够成为在企业、事业单位、工会及其它社会组织从事企业文化建设、职业培训及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管理人才;成为社会上从事企业文化咨询、品牌形象、企业形象设计的专门人才;同时,还能在科研院所和高校从事相应的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教学与研究工作。

师资队伍状况

(一) 较强的师资力量

企业文化教研室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均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4名具有博士和博士以上学历。

(二)雄厚的科研势力

黄河涛教授研究企业文化多年,著述颇丰,其中《企业文化学概论》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课程。曹凤月教授的《企业伦理学》教材被例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精品教材,同时被例为学院第一批优秀课程。

企业文化教研室人员积极参与社会,近年在企业文化研究和建设方面取得了成就。参与了《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初级、中级和高级)的编写,同时还参与了技能考试题库的编写。另外,企业文化研究所还承担全国总工会委托课题“工会在企业文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研究成果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肯定,并顺利结项。

主要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

管理学、管理哲学、文化学概论、社会学概论、信息管理概论、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政策、企业文化测量与评估、企业文化师基础、劳动经济学、中外管理思想史、危机管理、西方经济学

专业特色课程

企业文化学概论、企业伦理学、中外企业文化比较、企业文化咨询与设计、品牌与形象、市场营销、广告与策划、管理与沟通、组织变革与跨文化管理、战略管理、企业社会责任

就业前景及方向

2005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4.1%)的企业建立有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专门部门。企业文化师在国内目前每年至少需要十余万人,可是每年获得企业文化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只有3000—5000。因此,企业文化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我院是工会院校,工会院校毕业的学生最了解工会。05年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的数字显示“工会干部抓企业文化工作占企业文化人员的44%”,也就是说,我们学院培养的企业文化的学生在工会系统就业都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本科毕业的学生,均可以进入其他大学的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继续攻读企业文化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劳动关系系

劳动关系系建于2005年1月,前身是本院工会学系。劳动关系系是学院开展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和劳动关系研究的基干系,是全国首家被教育部批准设立劳动关系普通本科专业的学系。目前,劳动关系系设有两个普通本科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劳动关系专业,在校本科生近600人。

劳动关系拥有一支专业扎实、经验丰富、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学系师资力量雄厚并充满朝气,一批在社会和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者在该系任教。全系现有教职员工23人,其中教师18人,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0人,助教1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9人。

劳动关系系下设两个教研室,即劳动关系教研室和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两个研究所,即劳动关系研究所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学系承担着全国工会干部培训和本科、专科及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其中,劳动关系教研室一直是学院劳动关系领域教学研究的主力,在劳动问题、劳动者权益保障和工会问题研究方面以及劳动关系领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2008年以来,劳动关系系在人才培养、学科和专业建设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一项重要进展是2008年10月劳动关系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类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二项重要进展是2009年7月,由本系牵头建设的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经评审专家现场考察和评审,获评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第三项重要进展是2008-2009年本系协助举办了两届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论坛以其独立、理性和务实的学术探讨而广受称道,为形成我院特色品牌的研讨机制奠定了基础。此外,本系修改了两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在新方案中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学科方法论方面的训练课程,加强了实践实验性的教学环节,重视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专业水平提升。

劳动关系系与海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门头沟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甘家口街道签约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在接待学生参观访问、实习实训乃至促进就业方面已经发挥了显著作用,成为了与课堂教学并重的第二课堂。

劳动关系系教师参与编写的国家职业标准“劳动关系协调员”于2008年3月公布,我系教师亦广泛参加了相关培训教材的撰写工作。这项工作的启动为今后专业学生的培养以及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劳动关系系非常重视学生的科研工作,将学生科研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建设纳入专业培养方案。2010年度有两名同学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3项院级学生科研项目在研,两名同学在院就业协会举办的“职拓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本系隆重举办首届大学生劳动关系论坛,汇集首都劳动科学专业院校同学研讨,提高了学生科研、发布、论辩能力。

2010届劳动关系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专业共有138名毕业生,劳动关系专业一次就业率为97.67%,名列全院本科专业第二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次就业率96.23%,名列全院本科专业第四名,受到学院的表彰和奖励。另有9人考上研究生。

劳动关系系将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以高质量教学和高水平科研为中心,以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学科特色和优势专业建设,近期目标是申请劳动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点,长远目标是把劳动关系系建设成国内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劳动关系专业教学和科研基地。

招生专业:

劳动关系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及特色

本专业是国内第一家劳动关系普通本科专业,是教育部第一类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学科平台上的交叉应用型学科。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具能力,并具备前沿性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教学方式提倡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讲评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建立多种专业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具备劳动关系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和能力,掌握协调处理劳动关系事务的现代组织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各级工会组织、研究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中从事劳动关系处理实务以及理论政策研究,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师资队伍状况

劳动关系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占17%;副教授3人,占25%;讲师7人,占58%。学历情况为:博士3人,占25%;硕士8人,占67%;学士1人,占8%。此外,劳动关系专业在院内还有兼任教师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人。有6人承担专业课程。劳动关系专业的教师队伍以中老年师资为主,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还具有丰富的处理企业劳动关系的实践经验,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中,冯同庆教授于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北京市高等教育高级职称评委会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原劳动保障部工资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首都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社会学学会会刊《劳动•职业•社会》编委会国际顾问。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副教授是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副秘书长。系副主任郑桥教授现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常务理事。

主要课程

鉴于劳动关系学科是多学科知识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其专业培养方案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和社会学作为四大学科支柱,主干课程或称专业基础课均围绕这四个学科设置,其中包括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法学基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概论、劳动社会学。专业方向课程以劳动关系学引领,以集体合同制度、职工民主管理和社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及实务作为本专业最重要的方法课程,还包括劳工政策、劳动心理学、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障概论、劳工历史与现状、工会法和工会组织、国际劳工标准、比较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名著导读等。再辅之以高等数学、英语、统计学原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SPSS软件操作等课程,以支持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或升学所需要的基本工具能力。这一课程体系既涵盖了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所确定的公共管理学主干课程,也突出了劳动关系的专业特色。其中,集体合同制度、职工民主管理和社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及实务、劳工政策、劳动心理学、职业安全卫生、劳工历史与现状、工会法和工会组织、国际劳工标准、比较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名著导读等11门课程为本专业首创。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课程重点放在管理学和专业方法课程方面。

此外,专业培养方案还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双语教学等方面作出规范,使学生达到培养规格。比如,设置实践性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的课程门数、实践方式和考核形式作出制度规范,力求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实务工作能力。

就业前景及方向

就业目标:政府机构、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岗位,企事业工会;就业服务机构的咨询、辅导、培训人员;劳动执法监察员、劳动争议仲裁员及劳动司法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咨询公司、民办非企业机构研究、认证、监察、培训、咨询人员;街道及社区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工作人员。

深造前景: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劳动关系专业、劳动法学专业硕士、博士学历。

2010届劳动关系专业共有84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7.67%,名列全院本科专业第二名;受到学院的表彰和奖励。另有8人考上研究生。

招生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及特色

本专业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战略和目标定位相适应,是建立在我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学科平台上,具有劳动关系特色,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人员素质测评与考核、劳动力配置与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和谐劳动关系意识,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业务操作技能,熟悉劳资政策和法规,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劳动关系协调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职业性和专业性人才。

本专业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校人才实际特点编撰出版系列专业教材,同时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着眼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挖掘和培育,全面提升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人力资源价值。

师资队伍状况

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致力于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本专业具有专职教师11名,均毕业于人大、浙大等国内一流高校,其中7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历,不仅有治学严谨、学术造诣很深的教授,还有不少富于创新精神、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拥有丰富企业人力资源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

主要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工作分析、组织行为学、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模拟招聘、员工培训与开发、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职业生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学术外语、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课程

就业前景及方向

随着国家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人的重要性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很高的社会主流职业,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具有广阔前景和强大需求。自2004年设立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以来,本专业已经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毕业生大多进入国有大型企业、跨国外资企业、政府机关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协调劳动关系等管理工作,亦可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咨询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研究或培训工作。

2010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共有54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6.23%,名列全院本科专业第四名。

公共管理系

公共管理系成立于2003年,而其专业建设和发展则要追溯到1989年。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对人才的需要,1989年中国工运学院(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立了劳动经济系劳动经济专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专业人才目前在全国各地各行业承担管理工作并发挥重要作用。

1999年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专业目录,劳动经济专业调整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经济系撤并入工会学系,在此期间,劳动经济专业为工会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3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由成人高等院校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了学院的正规化和长远发展,成立了公共管理系,下设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专业,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科、普通高职学生。此外,在2006年5月还新成立了企业文化教研室。

公共管理系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承担了本系两个本科专业和一个高职专业主干课程的授课任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先后承担了国家、全国总工会、北京市等多层次、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质量较高的成果。

公共管理系全体教职员工对专业建设充满信心,对教育事业满怀热忱。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下,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部署,将各专业办好、办出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管理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招生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本专业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级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工会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人才而设置的普通本科专业。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一般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及统计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胜任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研究、人力资源及薪酬管理、社会保障事务等行政管理等工作的要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课程有: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概论、劳工政策、国际劳工标准、社会保障概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保险学原理、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微积分、概率与数理统计、管理学原理、行政学与行政法、劳动合同与劳动争议、发展与就业、国外社会保障概况等。

培养特色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理论知识及相关职业技能,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必备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和工会理论知识;

2、掌握工会理论和劳工政策、国际劳工标准、职工民主管理、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知识

3、具备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4、掌握有关国家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5、了解国内外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动态;

6、掌握社会调查、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就业及深造前景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一般在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中专门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工作。部分学生顺利地考上劳动经济学和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

教学力量和学生培养条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结构和年龄梯度合理、科研能力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招生专业:

行政管理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专业发展概况

行政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至20世纪中后期在全球范围内渐成规模,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行政管理专业在中国起步较晚,且几经起伏。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为适应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需要,行政管理专业才真正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中国,行政管理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专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于2003年设立,200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本专业自设立以来,获得了稳步快速的发展,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学科建设日趋成熟,学生管理趋于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与劳动科学挂钩、重人力资源管理是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和持之以恒的追求,依托中华全国总工会优势资源进行的特色课程建设成绩显著,毕业生走向社会颇受欢迎,历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级党政机关、公共部门、工会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公共管理人才而设置的普通大学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政治学、管理学、行政学、法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进行政策研究、管理规划研究、组织与人事管理、行政立法、行政监察、机关管理、文秘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目标尤其适合各级政府部门公务员(包括工会系统)、企事业部门行政管理人员。

师资队伍

行政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承担全部主干课程教学任务。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为主的梯次衔接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10人;年龄46岁以上3人,35-45岁8人,35岁以下8人;博士12人,硕士4人;学士3人。

科研成果

行政管理专业任课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主持或参与其他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CSSCI和CSCD收录20余篇。

教学成果

行政管理专业任课教师主持或参与北京市教育教改项目2项,院级教育教改项目近10项,完成《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国际劳工标准》、《劳动经济学》等精品课程建设和《公共政策》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专业课程体系及特点

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主干课: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公共行政学、行政组织学、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学、市政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公共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管理概论、国家公务员制度、政府与公务员绩效管理、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公务员考试能力训练、管理心理学。

专业特色课程:薪酬管理、劳动政策、社会对话与三方机制、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等

教育教学改革举措

适应就业需求,强化公务员考试及工作必备能力训练;强化普通英语及专业英语能力训练,适应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外事交流工作的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业领域及就业前景

毕业生适合的工作岗位:各级各类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工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的政策法规研究部门,人事与教育培训部门,行政监察部门,综合办公部门,事务管理部门,机构编制部门,宣传与公共关系部门,咨询服务部门,以及党、团组织;社会有关管理咨询机构;有关中高等教育单位与科研机构等。专业综合性强,应用广泛,就业前景良好。

经济管理系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前身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企业管理教研室。1984年,经全国总工会决定并经国家教委批准,全总干校改制为中国工运学院,企业管理教研室改建为劳动经济系,主要面向全国工会系统招生,在工会干部中培养既熟悉工会业务又掌握劳动经济知识的骨干和专业人才。

1989年,劳动经济系开始招收劳动经济专业两年制大专生。1994年,开设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并与其他院校、地方合作办学。1996年劳动经济系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本科教育专业目录,同时,为适应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和工会干部教育工作新任务的要求,劳动经济系与外经贸系合并,改名为经济管理系,共设工商管理、财务会计、经济贸易、经济学四个专业。

2003年5月,中国工运学院转制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截止到2003年,我系共培养毕业生1173人,现各专业在校生近三百人。经济管理系立足于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和财务会计人才。全系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将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学科建设和教学中去,为我国经济管理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合格人才。

招生专业:

经济学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经济理论基础扎实,熟悉国家经济政策和法规,熟悉现实经济中的劳动问题,把握国内外劳动经济理论前沿与动态,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的能力,具备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从事各种经济工作的实践能力,品学兼优、知识宽厚、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意识的21世纪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以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指导,经济学专业确定了“保持经济学学科体系完整,遵守经济学本科教育通则,突出劳动经济专业特色”的经济学专业指导思想。

在课程设置上,为保证学生所学专业体系完整,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完整地开设了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公共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名著选读、发展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博弈论导论、当代中国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证券投资学、期货投资学等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突出劳动经济方向的特色,形成了以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劳动关系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收入分配与薪酬管理、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等课程为分支的特色课程体系。

培养特色

经济学专业立足学生的个体特征和长远发展,既注重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应用型经济学人才,又兼顾拔尖人才的塑造,力争向高一级教育机构输送更多具有深造潜力的人才。经济学专业注重对学生分层培养,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力争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多元化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就业愿望等多重因素,结合经济学专业特色,自主选择接受教育的模式和方向,全面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经济学知识应用能力。经济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为两个模块,其中,理论经济学模块的课程和实践教学内容将为考研同学开设理论研习课程;应用经济学模块的课程和实践教学内容则旨在为准备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应用与实践课程以及多渠道的实践机会。

师资队伍状况和学生培养条件

经济学(劳动经济方向)专业拥有一支学历高、专业能力强、职称结构合理、勤勉敬业、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大部分教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重点大学,现有专业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博士后1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保证了本专业教师能够很好地胜任经济学(劳动经济方向)专业的教学工作。本专业教师多次获得学院“十佳教师”、“师德标兵”和“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各项奖励。

经济学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丰硕,在学界和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论文百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篇,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共6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部委级项目多项;相关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各种获奖,并被EI、CSSCI等收录和相关期刊转载。本专业教师还参与了全国总工会“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等国际会议文件的起草工作,并经常接受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的采访,多名教师还参加了各类学术团体,并有多人担任了重要职务。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经济学专业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加强课堂教学,并通过案例教学、实验课教学、课堂讨论、名家讲座、社会实践调查等多种形式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2011年1月,2010级经济学专业全体同学参加了《物价飞涨下的各地民生》的大型社会调查活动,其研究报告引起了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好评。同时,经济学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并完成一项以上的科研课题,目前已有多名学生撰写的论文在报刊上发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我专业学生多次在“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

经济学专业现拥有300平方米的专业实验室,可满足本专业的同学进行经济统计分析、证劵期货同步模拟投资、国际贸易实际操作、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经济学专业在京内外有数家企事业单位作为实习实训基地。

就业及深造前景

经济学(劳动经济方向)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各级党政机关、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经济咨询和预测部门、市场调研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规划、管理、预测、分析、营销等工作。根据国内多家权威机构的统计,经济学专业的就业率近年来始终名列前位。

经济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四年本科学业后,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具有向经济学及相关领域扩展的能力,可以选择国内重点院校攻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管理学、国际贸易、社会学等专业的硕士学位,近年来已有多名同学出国留学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招生专业:

工商管理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专业发展概况

工商管理专业创建于1996年,是学院首批本科专业之一。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掌握工商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合格毕业生。他们以全面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创了良好的开端,也为学院和工商管理专业赢得了较好的声誉。

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具有优秀品德、雄厚的经济管理理论功底,扎实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以及较强地适应市场需求能力,包括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能够胜任工商企业以及工会等其他组织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体系及特点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工商专业在在课程设置上坚持规范与特色两个导向。在规范方面,设置了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等九门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特色方面,开设了理论提高和就业强化两个课程模块。在理论提高模块,开设了管理学研究方法、管理学经典文献选读、计量经济学、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热点分析、企业创新管理、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等课程;在就业强化模块开设了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企业管理、人员推销、市场调查与数据处理、证券投资、营销策划、服务营销、商务文书、企业管理模拟、国际商务实践等课程。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将工商管理专业一般与学院的特色相结合。培养同学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同学的就业与深造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师资队伍

工商管理专业现拥有专业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11人。全部教师均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学位13人。

工商专业教师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商务部科研项目以及全总委托课题十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被SCI、CSSCI以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收录,发表论著20余部。

工商专业教师承担学院教改重大招标项目、一般项目十余项,多人多次获得学院“十佳”教师称号,发表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论文十余篇。

就业领域与就业前景

工商管理专业具有较为广泛的就业面,从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基本在工商、金融、行业协会、公共管理、基层工会等组织或行业从事基础管理工作,也有部分同学进行自主创业。此外,本专业每年均有一定比例同学选择出国留学和攻读硕士学位。

招生专业:

财务管理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及特色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知识、较高人文素养、较强创新意识和良好财务管理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以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侧重于学生“双基能力”(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建构,使学生能够胜任工商企业、金融企业及各类证券投资机构、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财务、金融和审计等相关实务工作和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经过四年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和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会计、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财务、会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的培养特色是建构“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内容,使学生在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基础上,具有宽泛的学科背景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师资队伍状况

本专业有专业教师15名,全部为硕士及以上学历。主要师资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财政部科学研究所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5人,持有CPA(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专门教师5人。本专业老师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或教材6部,在各类期刊供发表专业论文数百篇,相关科研成果多次获奖并被相关期刊转摘。专业老师多次获学院“十佳教师”、“师德标兵”和“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各项奖励。

主要课程

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内容,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经济法学、税收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集团公司财务、成本管理、跨国公司财务、项目管理、财务诊断和相关课程的实务训练等核心课程。

就业领域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较为宽泛,就业前景较好,进一步深造的空间较大。学生毕业后,将主要服务于与财务、会计、金融、税收、投资、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评价等相关的各类经济实体。四年本科学业完成后,学生可以继续选择会计学、财务学、管理学、金融学、财政学、税收学、投资学以及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进行深造。

安全工程系

安全工程系前身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保护管理系,其专业建设和发展则要追溯到1984年,是全国较早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目前安全工程系开设安全工程本科专业1个,发展成为3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方向,即劳动安全管理、职业卫生和公共安全管理方向,年招生量130余人。伴随着学院的快速发展,安全工程专业已发展成为学院21世纪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之一。

1984年,学院就创办了劳动保护管理系,开设了劳动保护专业,并于1985年招收了劳动保护专业第一届大专班学员。二十年多来,培养了几百名毕业生,成为国家劳动安全卫生监察、企业安全卫生管理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骨干力量。

2002年,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专业目录,劳动保护专业更名为劳动安全卫生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为培养懂法律、会管理、有技能的劳动安全卫生的专业人才。劳动安全卫生(高职专业)专业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和明确的培养目标,先后招收2002、2003、2004级三届高职学生100余名,三届劳动安全卫生专业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后,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在国内职业安全卫生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005年,伴随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安全工程系成立安全工程专业教研室和安全工程基础教研室,设置安全工程(劳动安全管理)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主要培养从事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专业人才。

2006年,安全工程系不断总结办学经验,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和改进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06年9月成立了安全科学与管理研究所,孟燕华主任担任所长。先后承担多项全国总工会重点课题、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及校级各类课题,在工会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和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同时针对我国对公共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和对公共安全人才的大量需求,安全工程专业开设了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方向,并于2006年12月通过公共安全管理方向的论证,2007年9月招收了首届公共安全管理方向的本科生,这一专业方向在全国安全工程专业院校中是独一无二的,安全工程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在校生363人。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初具规模,形成了在安全界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办学特色,成为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安全科技与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招生专业:

安全工程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发展概况

2005年9月,安全工程系设置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其专业方向为劳动安全管理,从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角度,以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劳动卫生问题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方向。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包括劳动安全问题,即伤亡事故的预防、控制,而且包括劳动卫生问题,即职业危害、职业病防治等内容。可以说,在国内众多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中,我院是唯一一个以劳动安全卫生体现自身专业特色的。特别是考虑到目前我国职业危害相对严重,职业病发病率逐年增加,职业卫生工作亟待加强,而职业卫生方面的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情况,2010年安全工程专业设置职业卫生方向,加强劳动卫生问题的研究和增设职业卫生方面的课程。这样,安全工程专业培训的人才符合我国将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一体化的监督管理模式,也与国际上安全与健康一体化的管理体系相吻合。

此外,安全工程专业还设置了公共安全管理方向。2006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公共安全”列入“十一五”重点研究领域,政府为公共安全理论研究提供了政策与制度上的大力支持。随着公共突发安全事件的日益增多,各级政府应对公共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面临挑战,亟需大量公共安全管理专门人才。由于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公共安全科技发展的需要,造成目前处理公共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和经验明显不足。安全工程系主动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在劳动安全管理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又设置了公共安全管理方向,培养从事公共安全技术、公共安全管理的专门人才。这是目前国内安全工程本科教育唯一一个专业发展方向。2007年9月已招收首届安全工程专业公共安全管理方向的本科学生。可以说,该专业方向的设置,意味着我院在专业发展和扩大就业上赢得了先机。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安全科学与技术、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职业卫生、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知识和能力,掌握预防与应对伤亡事故、职业危害、突发灾害技术与方法,能够在政府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机构、灾害及职业疾病防控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各级工会组织从事劳动安全、职业卫生、公共安全方面技术研究、监察、管理、监督检查、评价与咨询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师资队伍

安全工程系有教职员工22人,其中专业教师18人。具有正副教授职称的有6人,讲师12人。专业教师学科方向鲜明,教学功底扎实,具备深厚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和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此外,还聘请国内安全科学领域知名的专家、教授作为客座教授,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讲座,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我国安全科学的最新发展动向。

科研成果

安全工程专业建立以来,围绕专业方向,不断加强科研工作,并以科研促进教学。已出版十余部专著,专利发明6项,发表论文数百篇。同时,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此外,还参与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安全员、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等各类人员培训教材的编写,为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工作、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以及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做出了贡献,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所编写的《企业安全健康知识丛书》获第九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并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2006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教学成果

安全工程专业始终严把教学质量,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好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开设了《安全管理学》、《防火防爆》、《电气安全工程》等5门院级精品课程;完成院级教改项目19项,如《专业课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与实践》、《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专业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主持一项院级重大攻关项目《精品课程建设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项目8项,如《〈事故调查处理〉多媒体课件开发》、《《安全系统工程》web课件开发》、《事故应急与救援》、《安全心理学》等;开设《管理学基础》,《流体力学》两门双语课;承担2项院级教改专项《安全工程专业(职业卫生方向)发展规划研究》和《基于安全工程(劳动安全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关键为题研究》。

同时,安全工程专业还注重教材的建设,2008年主编了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规划教材《锅炉压力容器安全》,2007年主编了院级规划教材《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基础与实践》等。

专业课程体系及新的特点

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体现三个特点:第一,本专业具有三个专业方向,即劳动安全管理、职业卫生和公共安全管理,培养目标明确,职业适应性强;第二,劳动安全管理专业方向和职业卫生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侧重学生劳动安全管理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注重职业卫生和职业疾病防控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安全生产领域和职业病防控两个领域均可从事相应的管理和研究工作;第三,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能够使学生掌握突发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预防、应急和处理方法和手段,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和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和预警系统。

专业课程体系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及实验实践课构成。公共基础一般为本科教育统设课程,如英语、高等数学等、政治理论课等。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等决定课程体系特色的部分。如劳动安全管理方向的专业课包括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机械安全工程、电气安全工程、防火防爆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工业通风与除尘、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安全管理学、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等;职业卫生方向的专业课包括劳动卫生学、工业防毒技术、个体防护、职业卫生评价、职业危害检测技术等;公共安全管理方向的专业课包括公共安全管理、公共安全法学基础、城市灾害论、社区安全、消防安全、安全评价、事故应急与救援、公共安全演习设计、突发事件决策与指挥等。

就业领域及就业前景

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可在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科学研究机构、职业疾病防控机构、灾害预防及控制研究机构、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安全培训和安全评价机构、社会保障部门、保险机构、工会组织劳动保护部门以及城市社区安全管理机构等,从事劳动安全管理、职业疾病防控、公共安全管理及研究工作。特别是我国安全工程师评定体系的确立,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资格制度的建立,使从事安全工作的人员有了规范的、专门的人才发展机制。公共安全管理方向更是拓宽了就业领域,填补了在社区安全、城市安全、灾害防治等重大公共安全领域中专业人才的空缺。

目前,我国有四十余所院校可招收安全工程、劳动卫生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此外,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还可报考公共安全、环境工程、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的研究生,深造前景广阔。

教育教学改革举措

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参观考察、实习调研、实验教学等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情况来看,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均能够很快胜任工作,其出色的表现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2010年,安全工程专业实行新的招生和教学模式,即招生时不分专业方向,本科一年级统一安排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进入二年级后,开始按专业方向进行教学,学生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劳动安全管理方向、职业卫生方向、公共安全管理方向)进行相应的专业学习。实行这种招生和教学模式,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各专业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方向。

文化传播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前身为建立于1982年的学院基础部文化教研室。1994年,文化教研室转入工会学学系成立公关文秘专业,开始招收公关文秘专科学生。1998年,该专业并入职业教育学院继续招生。2000年,专业调整进学院英桥职业教育学院,同时专业与所合一,成立“中国文化与传播研究所”。2003年增设文化传播专科专业,与文秘专业同时招生。2004年底,学校为适应开展普通本科教育和文化传播研究需要,而设置文化传播系。本系的创建,为学校提升文学艺术素质教育与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和培养文艺、新闻人才,奠定了厚实的基础。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汉语言文学本科、新闻学本科两个专业并招生。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文化艺术管理本科专业,并于同年招生。2009年,文化传播系升为文化传播学院,并经教育部批准增设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这是我们学校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艺术类本科专业。09年3月,我院李双院长兼职中国职工音像出版和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负责人,从而拥有了全高清设备的350平米演播厅以及诸多先进的电视制作后期设备,以之作为实验教学基地,为本院学生教学实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09年四月,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专业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专家评审。迄止今年,本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文化艺术管理四个本科专业。

学院尽管历史不长,但师资优秀,工作勤勉,严谨负责,业绩突出。20多年来,学院教师在全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07年学院主持的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获“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08年学院教学团队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截止到09年,学院教师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教改项目1项,全总重点课题2项。

现在,学院共有34名专职教师,教辅工作者5人。获得博士学位者22人,获得硕士学位者16人;兼职教师13名,分别为在京各名牌高校的著名学者。这些教师学养深厚,工作负责,德才兼备,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其专业背景涵盖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艺术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有些还是该专业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依托全国总工会,具备良好的条件。自09年起,学院介入中国职工电教中心、中国职工音像出版社、《中国工人》杂志社的管理,并与中央教育电视台、全总宣教部、国际部、《工人日报》、中国工人出版社,以及许多大型企业集团的文化、宣传和教育部门,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为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传播学院全体教职工,对学院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使命感,将严格履行职责,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和学院部署,将本学院各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合格人才而不懈努力。

招生专业:

汉语言文学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规律的学科。本专业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以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为基点,研究文学的发展规律和理论建构。本专业主要培养有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有突出的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能适应工会等群众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及科研机构工作的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两大部分: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有政治思想教育、计算计基础、大学英语、法律基础、军事理论等课程;专业课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外国文学史、美学、比较文学概论、文字学等基础课程,还有各种作品鉴赏课和专题研究课。

培养特色

本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培养特色。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在牢固打好语言文字功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丰富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心灵活力;教学手段灵活,开展诗歌朗诵、主题辩论、小剧作演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消化所学内容,寓教于乐;注重实践的锻炼,与课堂教学同步,利用假期、并安排专门时间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本系的文化实验中心和多个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实践机会。

就业及深造前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使得学生就业具有普适性,从专业上来说,机关、报社、电影、电视、教育、科研等领域都有广泛的需求;从行业上来说,适应各个行业的组织、宣传、策划等工作。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广泛的就业渠道。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基础专业,在各大高校都有着深厚的学术基础,是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最多的一个专业,每年硕士招生规模都最为庞大,因此,本专业的学生又有着最为开阔的深造前景。

教学力量和学生培养条件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能充分保障优质教学的师资条件,专职教师有15位,其中教授2位、副教授4位,有博士学位者9人,任职教师的专业课程覆盖了本专业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另外,本专业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有设备完善的文化传播实验中心,有中华书局、中国工人出版社、《工人日报社》等多家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具有优越的学习和实习条件。

招生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旨在培养造就具有扎实戏剧影视文学的基础知识、理论、素养、视野和技能,具备良好的戏剧影视艺术鉴赏力、戏剧影视文学产品策划编导力、文化创意力的专门复合型人才。

课程设置

开设艺术概论、美术欣赏、基本乐理与音乐欣赏、影视概论、中外电影史、戏剧概论、中外戏剧史、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表演导演艺术基础、视听语言、传播学等课程

培养特色

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是融戏剧影视策划、编导、创作和文化创意于一体的,以艺术学、新闻传播学、文学为主干的,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专业。我校的戏剧影视文学立足于文学艺术基础和文化创意理论与技能,整合文学、艺术(戏剧影视)学和新闻传播学等方面的专业资源,构建具有我院师资特色、适应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发展趋势、契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学科;同时,借助我院已有的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方向)三个本科专业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互相渗透、互为支撑,全力实践跨学科、复合型、实践性强的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就业及深造前景

学生毕业后可在党政及工会文化、宣教、媒介部门,影视媒体、文化企事业单位、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和文化创意机构等单位,从事戏剧影视的编导创作与项目策划、文化市场运作、影视媒介产业项目策划与实施、文化创意等,以及相应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我国戏剧影视产业和创意产业也有很大发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亟需大量既具有扎实戏剧影视文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文化创意与传播产业的理论素养和视野,又具备良好的戏剧影视艺术鉴赏力、戏剧影视产品策划编导力和文化创意力的专门复合型人才。

教学力量和学生培养条件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任职教师26位,教授5位,副教授10位。本专业有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支撑,包括先进的全高清设备演播厅、虚拟演播室、各影视及网络传播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室等。本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从业实践经验,经常参与央视及其他国内主流影视媒介产品的策划和编导、制作,与央视、中央新闻记录片厂、中国职工音像出版社等影视制作单位业务联系密切。本专业立足教学中激励学生参与影视产品策划与制作,以锻炼学生的技能。

招生专业:

新闻学

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与文化传播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和文化传播方面的政策法规的新闻学中、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以现代新闻传播事业作为主要学习和研究对象,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主要专业课程有: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策划、广告学、网络传播、国际新闻(双语教学)、媒介政治学、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舆论学(含职工舆论调查与分析)、企业文化与媒介、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法规、文化产业研究、媒介受众研究、传播心理学、视听语言、书刊选题策划与管理、纪录片创作等。 

培养特色

本专业依托工会,在学习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工会新闻传播和企业文化传播方面内容,突出工会特色。

本专业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重视实践教学。专业依托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以课堂实验教学为主、背靠工会媒体及相关职工新闻与文化宣传机构,强调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学生实践不断推向深入,为学生进入传媒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专业强调为学生打下一个较为广泛的学术基础和人文背景,强化人文素养,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拓宽知识面,成为不仅具有较强动手能力,更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媒介人才。

就业及深造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新闻传播领域就业,毕业生可在新闻、宣传、出版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以及管理工作;在工会、政府部门、群众组织以及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公共关系等工作;在教育与研究机构从事有关新闻传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愿意深造者可以报考新闻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教学力量和学生培养条件

本专业教师力量配备整齐。拥有专职教师10余名,全部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有多年的新闻及文化传播工作理论与实践工作经验的积累。

本专业拥有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和设备,学院投资1000余万元建立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复合型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于2007年批准成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本专业依托工会办学,与中国职工音像出版社、《中国工人》杂志社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和中央教育电视台、全总宣教部、国际部、《工人日报》、中国工人出版社,以及许多大型企业集团的文化、宣传和教育部门,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为新闻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实践平台。

免责说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375331114@QQ.Com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及时进行处理。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美术考生必上美术高考门户 美术高考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