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临近考生苦练 艺考并非是“平坦”之路
南宁市大沙田一画室,高三艺考生正在加紧练习。
本报记者 刘琼 文/图
“距离广西统考仅剩30天”。11月24日晚8时多,南宁大沙田某画室门口,一块红底黄字的艺考倒计时牌在昏黄的路灯下却格外显眼,不时地鞭笞着画室里200多名高三艺考生。
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12年高考艺术专业考试即将拉开序幕。准备参加艺考的高三艺考生,也大多进入到了艺术强化培训阶段,纷纷从广西各地集聚到首府南宁,进入紧张的复习冲刺阶段。记者近日走近这一人群,从美术高考角度,描绘一条并不平坦的艺考路
艺考之苦
考前冲刺每天画到凌晨
来自桂北地区的小周自从今年7月以来,就离开了高中母校,独自一人来到南宁,专攻美术高考的专业部分。“我已经有半年没见过父母了,过年估计也回不了家。”小周决定一鼓作气,迎接即将到来的美术高考。
一个月休息一天,其余每天从上午8时一直画到凌晨3时,中午和傍晚各留一个小时吃饭、休息,这就是小周近半年来每天重复的生活。“习惯就好。”对于这样的生活,小周表现得很淡定,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艺考不易”。
“想考好学校,哪个不是拿命去拼?”画室老板吴先生告诉记者,他曾经去北京一些国内知名的画室了解,那里的学生一个月只休息一个下午,“勉强说就3小时”,然后每天早上8时一直上课到晚上11时,光是那些课外作业,就够学生忙到凌晨三四时了。
艺考之漂
高三冲刺流行寄读画室
停掉学校文化课来到首府南宁,寄读于画室攻专业课,像小周这样“停学寄读”的高三艺考生还真不少,甚至出现攀比之风,而且愈演愈烈。
去年考上中央美院的南宁学生小黄就曾在北京有过3个月的寄读经历。“大多数考生都是冲着画室的名师资源而来的”。小黄告诉记者,这些国内知名的画室,很多老师都是高考专家,他们拥有更多教学资源和一手信息资料,对高考美术的把握更加准确。而且,考生也可以提前适应当地的考试环境。
小黄说,高三艺考生“停课寄读”现象近年来出现了跟风攀比之势,比如想考中央美院,就到北京寄读画室;想去四川美院,最好就在学校附近找个画室做加强学习。似乎只要进了这些画室,就有了个必然考上大学的“护身符”。一些没参加画室的同学,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落在别人后头,也纷纷“挤”进这些画室。
如今,一些实力较强的画室还为考生提供“吃喝拉撒睡”一条龙服务。画室老板吴先生介绍,他们原先只为学生提供培训服务,吃、住学生自行解决。可是,一些学生在外无人管束,自我约束力差,常常熬夜泡网吧,后来画室便效仿公办学校的管理,“老师与学生同吃同住,画室每天只在傍晚开放2个小时”。
艺考之“博”
“广撒网”博多点机会
异地赶考是众多艺考生的必经之路。由于一些外省院校没有在区内设置考点,许多考生只能去有考点的城市报考。为了考取理想的学校,艺考生大多采用“广种薄收”的办法,奔波于多所学校赶考,一个人报考10多所院校一点都不稀奇。
“艺考有时候就像赌博,搏一搏可能机会就多些。”在南宁某高校教美术的陈老师说,他当年美术高考时,也报考了10多个院校,北至北京,南至海南,把大半个中国都跑了个遍,很多时候就是前脚踏出考场,后脚就上车赶往下一个考场。
北京、广州、杭州、长沙、武汉……想起一路赶考的奔波,去年考上中央美院的南宁学生小黄不无感慨。小黄告诉记者,她去年为了艺考报名,一家三口全体出动,打“飞的”奔向北京,并在北京“漂”了20多天,常常是“母亲陪着在这边考试,父亲就在别的地方排队报考”。
“考生一般报考6所院校比较合适。”从事美术高考培训近10年的谢老师认为,“广撒网”的报考方式除了和考生“赌博”心理有关,也和艺考本身的特征有一定关系。例如,美术具有一定的风格取向,评卷时难以量化标准,加上评卷老师在每张画卷的停留时间一般只有10秒,这给考生的成绩带来一定的偶然性因素。他曾经有学生在区内统考时连二本院校都没考上,最终却考上了一所区外重点大学。因此,适度多参加几所院校的考试,能给考生带来更多机会。
艺考之贵
高三全年至少花费两三万
培训费1000元、住宿费300元、伙食费500元、材料费100多元……这是今年7月以来,高三艺考生小周每月培训的花销。加上异地赶考的费用,小周预计整个高三一年下来,至少要花费两三万元,这已是艺考生几乎最少的花费了。而这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他还将面临大学每年至少一万元的学费。
“儿子学美术,颜料、纸张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二三十瓶颜料往往只能用上十天半月,纸张基本每天都用三四张。一个月的学费、伙食费、房租和材料费至少要花三四千元,一家人省吃俭用只为了供他参加艺考。”一名艺考生家长唐女士感慨道,“花费太多了,记都记不过来,算也算不清”。
艺考之思
热爱艺术还是走高考捷径?
花重金、忙赶场、拼体力……尽管艺考之路困难重重,仍然阻挡不了考生们趋之若鹜。业内人士介绍,艺考生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从小对艺术有追求的学生,但近年来这类考生比例有所下降;第二类是文化成绩一般的学生,只是为了能考上大学而投身艺考大军,他们越来越成为当下艺考的“主力军”。
现就读于区内某二本院校学美术专业的小黄,当年就是花了一两个月时间“突击”考上的。高三上学期,小黄估摸着以自己的文化成绩,考大学无望,决定转向美术高考之路。“每天都是练习往年的美术高考题。”小黄说,在画室里培训的,不少都是像他那样“半路出家”的。
“半路出家”这一现状,在美术高考生中最为明显。“音乐舞蹈要天赋,体育要吃苦,唯独美术门槛低,只要你"苍蝇叮,眼睛不疼",就能踏进美术高考这一条路。”画室老板吴先生诙谐而夸张的调侃,却揭示了当下美术高考门槛低的现状。
而且,美术高考应试化的倾向,也给一些“半路出家”的考生以可乘之机。“考题年年都大同小异,默写无非就是老人变成了年轻人,画照片无非从坐着的人变成了站着或躺着的姿势。”南宁某高校美术老师陈老师说,单一的考试模式,甚至让一些“半路出家”的考生,比踏踏实实学画画的同学还考得好。
艺考之利
火爆背后的巨大利益链
艺考背后的利益链,也对艺考热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学校几乎"全民艺考"。”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县份的普通中学,自知文化课拼不过重点中学,在政绩和利益的驱使下,大力鼓励学生学习艺术,“曲线救国”谋求升学率。一些培训机构趁机迎合学校心理,私下按学校送过来的培训学生人数对学校进行返利。
除了一些高中外,不少高校也成为艺考热的受益者。业内人士指出,艺考生的大学学费,通常是普通考生的两三倍。而培养一个艺术生给高校带来的利润,至少是普通学生的一倍。在利益的驱使下,现实的状况是“什么学校都开设美术、艺术专业,甚至一些农学、电力等专业院校,也开设了这类专业”。
艺考非理性的火爆,最直接的结果是美术考生的功底越来越差。“除了高考题目外,其余的东西一概不会画。”南宁某高校美术老师陈老师说,他曾经在班上遇到不少学生,只会画高考试题中的人像,但若换成一条狗或者一个茶壶,学生就不会画了。
“艺术说白了就两个字:"天赋",四个字:"领悟能力"。”陈老师说,缺乏兴趣和潜力的学生,即使通过训练考进高校,在大学里也会学得很艰难。有些家长看艺术类专业就业容易、赚钱快,就把孩子往这条路上撵,最后却带来就业难、花费大等问题,白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还耽误了孩子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