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70年代的“喝一碗绿豆汤、怀揣俩鸡蛋进考场”到现在“一对一补课、特制营养餐、租学区房”,今年高考期间,有网友总结了36年来“高考账单”的变化,称备考成本30年来涨幅超过8万倍,一时间,“高价备战高考值不值”成为热点。
30年8万倍的涨幅,见证了高考备考成本的疯狂增长,同时也反映了公众对于高考关注的逐年增加。从“零成本”备考,到如今的“高价备考”,除了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更是高考备考观念的一种转变。
高价备战高考究竟值还是不值?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同,每名考生的自身条件不同,总而言之,只要家庭能负担得起,高考备考能够帮助考生实现上大学的梦想,这就是值得的。其实与那些艺考生相比,普通考生的备考成本算不上太高。
其实严格来说,我们所说的“备考成本”只是狭义的成本。补课、租房、营养餐,这些只是侧重于物质上的。我们如果要认真计算的话,还应包括考生的备考时间,家长的陪读时间,老师的辅导时间等等,这些都应该算是高考的备考成本。如果把这些与30年前做一个对比,那绝对也是大相径庭。
30年来的高考备考成本值得关注,但更值得关注的是高考的收益。高考的账单严格来说是一个成本越来越大,收益却越来越小的账单。70、80年代的高考,成本很低,但收益很大。考上了大学,那就是天之骄子,国家包分配,就业不用愁,属于知识分子,一提大学生,人们立马高看一眼。可现在呢,高考的备考成本高了,可高考的收益却明显降低了,大学变成了工厂,学生成了产品。大学只管生产大学生,大学生一夜毕业就可能面临失业,有的大学生刚参加工作的工资还赶不上民工。这么算起来,高考的账单似乎有点沉重,可这就是现实,谁也无法逃避。
高考的账单,是考生的账单,家庭的账单,同时也是社会的账单。大学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成现在的大众教育,让更多的人有了上大学的机会,这当然是进步。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育产业化所带来的教学质量下降,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同样困扰着学校、家庭和社会。高考的备考账单、高考的收益账单,这些账单有的需要个人埋单,有的需要家庭埋单,有的需要政府埋单。
“高价备战高考值不值”,“高考上大学值不值”,这些值不值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公众的一种期待,对教育公平的期待,对教育投入产出比的期待。从某种程度上说,“高价备战高考”其实也是无奈的选择,虽然这种高投入未必会有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