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围坐在班主任王老师身边看日记
老师普通话说得Y,影响听课!
不由自主爱上她,是不是很丢人?
排队打饭拥挤又费时,怎么办?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沟通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打电话、发邮件、聊QQ。但清华中学高2014级9班的58位同学和科任老师,却选择了一种很特别的交流方式———写班级日记。
正是靠着这本班级日记,全班师生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在这本班级日记里,究竟记下了怎样的心事和故事?记下了怎样的欢笑和泪水?这些普通却真实的经历,在你的身上,是否也曾上演……
打饭拥挤又费时,怎么办?
提前5分钟下课“错峰打饭”
2011年10月19日 小雨
值日班长:凯靖雯
日记节选:
清华中学人丁兴旺,中午吃饭如果不跑快一些就要排很长的队,原本规定的35分钟吃饭时间根本不够用。真想给自己插上一对翅膀,一下课就能飞到食堂。
解决办法:
这则日记是“班级日记”启动之后最火的一则日记。没过几天,日记本上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各种回应。看似正常的排队吃饭,居然是孩子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于是,王胜华抽出一堂班会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提出解决办法。
“能不能提前下课,5分钟就行!”一位同学开玩笑地提出了如此建议,不曾想,王胜华事后竟然走进校领导办公室,反映了大家的诉求,并成功申请到上午最后一节课提前5分钟开始、提前5分钟结束的特殊政策。
“这是一个‘民生问题’,解决办法则体现了‘民主协商’。”王老师说,在该班开创申请先河后,其他班级后来也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错峰吃饭”,让学校午饭排队问题得到了缓解。
老师普通话说得Y,影响听课!
老师狂练普通话考得二级甲等
2011年12月13日 多云
值日班长:宋昀茜
日记节选:
“动能”和“动量”两个不同的词,从他(指王胜华老师)嘴里说出后居然听起来差不多。最初还以为是我听力不好听错了,没想到好几位同学都听错了。上课时没有人提出来是大家想给王老师留个面子吗?
解决办法:
“虽然我以前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到了二级乙等,但我知道自己有时吐字还是不清楚,之前带的两届孩子在我说错时多半是一笑了之,我也就没太上心———但这次,他们这么赤裸裸地指出了我的问题,看来我不提高不长进是不行了。”王胜华惭愧地说。
但从那天后,王胜华开始狂练普通话,就连平时下课后也一改说重庆话的习惯,坚持课后和同学对话都用普通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下半年,王老师成功考过了普通话二级甲等。
“他们不是吐槽,而是对我的鞭策,师生间这种真挚交流和相互促进,让我很感动,也很感谢他们。”王胜华说。
家长让她辍学打工,不可以!
师生同努力为她申请助学金
2012年4月6日 晴
值日班长:小苏(化名)
日记节选:
今天天气不错,好想到田野去踏青,和好朋友们一起,忘掉烦恼。这个周末,不想回家,可能我在学校的时间不会太多了。珍惜在校的每一天……
解决办法:
向来充满阳光笑容的小苏怎么了?是患上重病了,还是家里出事了?
看到这则日记后,班里同学纷纷担忧不安,向小苏关切询问,但她始终没做正面回复。
王胜利选择在周末放假时,把小苏留下来单独聊天———从学习到爱好,再到生活,闲聊了40分钟后,小苏终于敞开心扉,述说了自己的家庭境遇:原来,父母离异了,在外打工的父亲认为女儿反正是要嫁人,不如早点随他外出打工赚钱……
一席倾吐下来,王老师心情格外沉重;事后,就在他犹豫如何帮助小苏时,同学们也找到了他,商量帮忙办法……为了不伤小苏自尊,王胜华代其向学校申请资助。学校决定给予小苏每年1000元助学金。
睡眠不足身体差常感冒,怎么行?
身体休息第一,老师陪同跑步健身
2013年9月11日 小到中雨
值日班长:周健生
日记节选:
又感冒了,不知道是天气原因还是体质确实不太好。还有一个问题是,睡觉总睡不够,感觉这学期作业多了很多,有木有?我这种做题速度慢的,总要到凌晨1点过才能睡觉,很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有木有?
解决问题:
这则日记,引起了班上同学的共鸣:“莫非这就是‘高三综合症’?”
王胜华顿时意识到:学生们进入高三后备考压力增大、体质下降,各种问题都显得突出了,必须尽快疏导解决。
针对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王胜华给了大家“宽松政策”:实在做不完的就先放放,保证睡眠最要紧。
至于解决感冒问题,王胜华更是以身作则,鼓励并陪同学生一起坚持跑步健身———“上周以来,每节体育课,他都要来陪我们跑圈,鼓励我们坚持锻炼。这让我们很感动,觉得如果不坚持锻炼,就对不起他的良苦用心。”
我们一起解决青春问题
想出写班级日记这个主意的,正是该班班主任王胜华。34岁的他,从教担任班主任已经9年了。
“任教至今,从来没有一个班能像这个班这么好管———这本日记曾经让我操碎了心,但现在它让我不用再为孩子担心。”王胜华说,带第一届学生时,他按部就班;带上一届学生时,他开始尝试让大家写周记,感觉自己和学生间的关系走近了,能够了解更多学生私底下的生活和情感,学生也愿意通过日记向他交心做朋友。
于是,在接手高2014级9班后,他将周记改为了日记形式,要求在除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外,全班59位同学按学号为序,每天轮流一人坚持做日记———“每个同学每学期有3-4次写日记的机会,也就是有3-4次公开和大家沟通的机会;通过沟通,自然发现了很多以前不能发现的问题。”王胜华说,“显然,孩子们依然有日记情结,愿意以日记的方式倾诉。”
记者看到,这本班级日记,从2011年9月11日正式启用,至今已用完了厚厚的几本。在日记本中,文体不限、字数不限,既有发帖式的随意文字,也有优美散文;从最少8个字的箴言,到2000多字的长篇寄语———这是本学期进入高三后,大家再次更换了新日记本,开篇便是语文老师刘艳写下的2000寄语和祝福。
王胜华说,这本班级日记,帮大家发现了很多高中阶段面临的问题,包括感情、学习、生活各个方面。说出来后,大家一起来解决这些青春路途上遇到的种种难题。
让我们团结拧成一股绳
而在同学们眼里,这本班级日记的更大作用,是让班上58位同学拧成了一股绳。“通过班级日记,我们相互了解,更加团结———大家一起奋斗一起进步的感觉特好。”周健生说。
同学康钰欣在一期日记中,记录了全班同学的一次合唱经历:那一次,我们非常自豪———因为我们选的是《水手》这首歌,虽然音乐老师认为这首歌不适合合唱,但它是我们的班歌,是我们班的文化标签。最后大家通过努力,乐感好的同学主动帮乐感差的补课,舍去业余时间反复练习,终于得了一等奖。
同学杜佳欣则认为,班级日记还给了大家相互鼓舞的平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写一些自我鼓励的话,比如哪一门课没考好,得继续努力了。其他同学看到后也会觉得自己也该这样积极向上,甚至有同学会提出相互补课的建议。”
积极引导才能让日记名副其实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教授任运昌认为,班级日记的方式有利于老师寻找教育契机,捕捉班上学生的情况;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表达的空间,老师可以借此发现学生各方面的诉求,甚至是一些负面情绪的蛛丝马迹,并进行及时疏导。
任教授说,对于这个班级来说,班级日记也可以作为一个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可以让班级学习气氛和文化氛围更浓厚,形成一个班级共同奋斗的目标。但是,这样公开的表达,不是每位同学都愿意透露自己内心的东西,很可能会敷衍了事,最后班级日记也就无法坚持,落为一种徒有其表的形式。所以在开展这样的班级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并让比较活跃的同学积极参与,带动这本班级日记的活跃度。(记者:张莉萍 刘润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