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咱们学校有很多专业是文化课过了之后,用艺术成绩来排队,有的是艺术成绩过了文化课来排队,如果说要以艺术成绩来排队的同学,这个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大家奋斗的目标,不管你在哪个省,最主要是你的专业课要好,如果是以文化课排队的话就不要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就是全力把这个文化课考好就是自己最大的目标了,是不是这样?
诸迪:但是得专业先入围,因为专业入围以后才有可能选择被录取的这样一种可能性。这里面还有一个想法,因为我们现在招生量大了,过去我们招的很少,甚至一个专业才招十几个人,这样的话不可能有很多类型,现在我们招的比较多了以后我们也考虑让生源的结构丰富一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多一点,这样的话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如果都是一个类型的学生,人太多的话可能不利于他的思维活跃,教学的互动,以及他给他成长提供的可能性,所以这也是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做的一些调整。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想跟您交流,因为最近这几年报考艺术类的应试的越来越多,会有很多同学跟我交流,他说他们特别想知道老师能不能看出来这些同学是速成的?
诸迪:
你刚才说的这种现象我们也在关注,也在考虑怎么更好的加以解决,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学生虽然他学习美术时间可能不是很长,但如果他很热爱,同时他有这方面一定的天赋,因为艺术教育还是需要一定的天赋,同时他在短期训练当中能够达到一定专业化水平的话,我觉得他也是可以参与的,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他有这样的才能我们也愿意把他录取进来进行培养。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相对来说会比较复杂。
主持人:在这个考试当中我觉得更多是老师来主观评卷,不像有一些标准化考试,比如像数学有统一标准答案的,比如这个成绩下来之后我特别不服,觉得不会这么低,我们学校会不会给这帮同学一个申诉的可能?
诸迪:现在的招生考试有一些制约性,严格说我们不能说没有缺陷,但是它也有很多客观制约,你比如说我们原来中央美院选拔人才的时候,我们原来招生是怎么招的?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我们本来全是考生先要寄自己的报名作业,我们先要经过一个专业的初审,也就是说经过对你原来的或者平时作品的判断,我们来选拔第一轮,这样的话使能够到美院来参加专业考试的学生对他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面试的可能性。过去假如说我们有一千人报考,经过他作业的筛选以后我们可能只选择二、三百人到学校参加专业考试,这样一个是考试的时间空间都比较充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跟他有一个面对面面试的交流,所以这样的话选拔的时候比较准确,而且对学生来说,对学校招生考试了解的程度也会比较深入。
但是今天这个时代你又得兼顾到社会公正公平这一面,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面对这么大量的考生进行非常充分的考试,其实我们的老师本来也有很多建议,希望我们能够给考生有一个面试的条件和机会,但是按照现在这种招生体制来说是不可能的了。为什么我们改革了呢?也是两方面,一方面,现在考生很多报名的作业都存在一个真伪问题,我们也很难判断,不知道哪些作业是考生本人作品,甚至后来都出现有人专门为考生提供作品报考,也就失去了初审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有考生当年我印象很深,我们在上个世纪初改革这个考试方式的时候,有一个考生非常激动,说我报考美院很多年了,但一次都没能到美院参加考试,就因为作业初审没有通过。所以我们想也要满足考生能够面对面到我们学校进行专业选拔这样一个要求和机会,所以我们这个改革也是适应了一部分这样的要求。但是刚才讲的,因为这么大量考生的报考,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有限的人力,你就很难做到对考生每个人的状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所以也会造成刚才你说的这些问题的出现。
但是我们在考试的制度方面,我们在考试的程序方面是非常严格的,比如说我们的评分,我们的评分是按照不同的考试科目,组成不同的评分小组,小组当中也是老中青结合了,有非常有经验的,非常有教学能力的这些老师们和中青年的一些老师们组成这样一个专业的评分小组,每个组只评一科,还不能互相走动,同时这科我们评的时间也比较充分,老师们都要先经过初评,然后二轮三轮,经过几轮的评分最后要以集体的方式确定这个分到底是多少,这个学生是该入围还是不入围,所以这个程序非常严格,这个过程当中也有纪检人员,也有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所以我说这个分数评出来应该说是比较公正的,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说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