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报提前批志愿
提前批,就是在本科一批之前,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院校或专业单独设立的一个录取批次,一般包括军事、武警、公安类院校(有的省区市把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也纳入提前批)等。提前批录取特点是,考生填报了提前批的院校,如果没有被录取,不影响本科一批及其他后续志愿的录取。所以,提前批志愿给了考生选择的一个额外机会。如果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能够好好把握,不但有录取的机会,更有被好大学录取的可能;但把握不好,也会造成遗憾。下面就以2005年某省三位考生提前批次志愿及其录取情况来分析其中的“奥妙”。
机会,不轻言放弃
在提前批录取的高校,既有本科层次的(包括一批和二批)也有专科层次的。虽然提前批给了我们“额外”的机会,但也不能随便填报。特别是那些刚刚超过某批次(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控制线的考生而言,如果填报了,虽然成绩不很理想,但从录取的机会上来说,也多了一次。
文科考生甲,高考成绩为574分,刚超过文科本科一批控制线4分。
考生的志愿情况是:提前批第一志愿南京政治学院;第二志愿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专业为外国军事、声像信息(服从专业调剂)。本科一批第一志愿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录取时,南京政治学院的调档线为575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调档线为570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调档线为592分。最后考生被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调剂录取到中国语言文学(少年军校)专业。
从学校的调档线看,显然,考生没有达到提前批中第一志愿的南京政治学院的调档线,本科一批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也没有希望,虽然解放军外国语学填报的是第二志愿,但最后却被幸运地录取。想想,如果考生完全把竞争的目标放在本科一批中,后果就很难说,毕竟自己成绩刚超过省控线几分。
切忌“不填白不填”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提前批的机会让很多人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但我们还要看到另外一种情况:有的考生认为,提前批志愿既然给了我机会,不被录取也不会影响其他批次志愿的录取,这等好事谁愿意放弃呢?“不填白不填,无论如何也得填报一所大学。”结果如何呢?
理科考生乙,高考成绩628分,高出当地理科本科一批省控线30分。志愿填报时,开始并未考虑提前批志愿,所以就把志愿的重心放在了本科一批中。由于自己想到北京上大学,经过再三考虑,最后确定为中国传媒大学,但考虑到提前批的机会不能“浪费”,不填白不填呀,所以,在没多想的情况下,就在提前批填报了东北师范大学。
乙最后志愿情况是:提前批东北师范大学,专业为广告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类;本科一批第一志愿为中国传媒大学,专业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录取时,东北师范大学理科提前批在考生所在地的调档线为621分,其第一专业广告学的录取分为627分;而本科一批的中国传媒大学的调档线为598分,第一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录取分为623分。
最后乙被东北师范大学的广告学专业录取。但如果按考生当时“想到北京去上大学”的初衷,这一愿望却未能实现。而按考生成绩,如果没有填报提前批志愿的话,自己的成绩就可以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就可以实现到北京上大学的理想。
考生在对待提前批志愿时,就要考虑:如果我的志愿是想到某地或某类高校的话,最好就不要为了“不填白不填”而填报了自己不想去的学校。一旦填报最后被录取,而自己的成绩又有可能被本科其他批次更好的、自己更想就读的大学录取时,这样就难免给自己留下遗憾。如果那样的话,还不如放弃这一机会。
敢于冲击名校
提前批除了军事、武警等院校外,还有一些名牌大学或名牌大学的某些专业也在这个批次中录取,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我们注意到,由于提前批是很多考生认为可填可不填的,这样他们往往把对名校的注意力放在了本科一批或其他志愿上,就使名校在提前批次中的竞争相对“缓和”。如果考生觉得自己的成绩在本科一批中与其他好成绩的考生一同竞争名校不占优势的话,那么把目标的考生放在提前批,说不定还可能被录取。
理科考生丙,2005年高考成绩697分。高出当地本科一批省控线98分。由于是知分填报志愿,知道自己成绩后,考生基本就给自己定位在了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上。但这两所大学近几年在当地本科一批的录取分数都很高。考生认为,如果要在本科一批志愿中填报其中任何一所的话,万一上不了怎么办?又没有第二次机会了。这时,考生注意到,在提前批中,清华有理科招生的专业。于是就想,如果在提前批和本科一批第一志愿都填报清华的话,这样自己就有两次冲击名校的机会了。
所以最后志愿情况是:提前批为清华大学,专业为工程物理,电子信息科学类;本科一批清华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类、能源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
录取时,清华大学理科提前批在考生所在地的调档线为 696分,工程物理专业的录取分为696分;而本科一批清华大学的调档线为69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