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后的高考新面貌
高考作为一种高级别的选拔性考试,其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有利于推动中学教学的改革,二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与高考的功能相对应,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试题也要符合两方面的目标,一是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促进中学教学的改革;二是有合理的区分度,为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这也是新课改的要义之所在。
究其实,新课改是为了培养考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所以老师按照新课程理念去进行复习教学,培养考生掌握新课程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这样就不必担心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某高三语文教研组组长认为,课改之后的高考不会有大幅度的改变。考生没必要因课改问题而影响自己的选择。“仅仅从语文上看,新课改后可能在题型、试题的赋分和结构上有所改变,但是考核的知识点变化不会很大。”经过一年的学习,复读生应该有能力适应新课改试题。虽然复读生将面对全新的教材和考试新题型,然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综合改革是平稳推进的,因而,明年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对2008届考生参加高考复读影响不大。语文、数学、英语仍为三门主体课程,此主体没有改变,考试的重点自然也就不会变。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也必然给我们带来挑战。新课改下的高考,突出的是对学习能力、方法及其过程的考查。2008届考生学的是旧课程的知识,但从知识的角度讲,这批考生的基本功扎实。复读时,需要在理念上适应新课程,在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方面跟上新理念。参加高考复读的2008届考生,较之应届考生,或许会拥有更多的优势,因为有比较扎实的旧教材知识作铺垫,再在高考复读学校里研读一遍新教材,会对新教材有更多、更好、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2008年辽宁省高考理科最高成绩为692分,被来自阜新市的高考复读生代龙脊摘取。在上一年高考中,他取得649分,错失了上清华的机会,但他没有气馁,而是勇敢地迈向“高四”,选择了复读。成功的事例最具有示范的效用。高考复读是对前途的一种选择,而这种选择需要付出很大的胆识和勇气。考生一定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充分的把握,之后再做决定。的确,虽然复读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既然决定走出这一步,就必须先确立一个好的心态和理性思维,坚定信心,坚守信念,勇敢地从现在开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