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退出机制”难回国内高考
进了“国际班”,就一定能出国念大学吗?“出国是没有问题,但是他们的目标可能还想进排名前100甚至前50的名校,这就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各不相同了。”刘老师透露,“国际班”的定位很明确:只有出国留学一条路可以走。“课程设计中是没有所谓‘退出机制’的。一旦进入了这个学习系统,再想要回到国内高中的升学流程就很困难了,除非一年后选择留级,从头开始。”
“高一就要通过托福考试,至少达到80至90分的水平,还要考完两门AP课程。很难的!”学生们向记者感叹道。按照美国高校的考试流程,只要在高中三年内通过规定科目考试就可以申请美国大学,相当于把高考分成三年完成,不同于国内“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按照教学计划,他们在第二年主攻AP课,并要考完6至7门课,同时国内课程比例大幅减少;第三年,一边进行美国大学申请,一边学习留学辅助课程,逐步“过渡”到国外的教育中。
“我们跟他们不一样。”课余的时候,“国际班”的学生做得最多的就是背单词。小陈告诉记者,“国际班”的课程内容和同年级其他班级完全不同,因此平时和他们的交集也很少。“平时社团活动和一些选修课、体育课的时候会碰到,能够认识一些其他班级的同学,一个礼拜也就那么几节课吧,另外就是学校活动了。”
校方
提供“部分支持”属于试验性质班级
“这个‘国际班’是今年首开,我们还没有经验,属于试验性质的班级。”建平中学课程处宋老师说,“我们也没有做过什么调研,更没有可以参考比较的数据。这是一次尝试,成败都很难预料。”但宋老师同时向记者表示,学校在“国际班”方面只是“给予一些支持”,“比如一些中国的课程是由学校的老师来上”,但是“这个‘国际班’实际不算是本校的班级,学生毕业后也不能算是本校毕业生。”宋老师说,对于这样的“国际班”,在相关教育部门尚无明确指导意见,“各学校也是在摸索着做吧。”
调查
百万学生放弃高考21.1%因为留学
最近几年,国内留学人数逐年攀升,2009年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22.9万人,比2008年增长了27.5%。据官方数据统计,今年全国近百万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因留学而弃考者达21.1%。与此同时,针对高中生出国留学的培训模式也在悄然改变。如今,“国际班”在公办高中校园成为了内地学生出国留学新通路。
据上海英华国际留学中心负责人方燕荭介绍,上海的“国际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由国外学校与本地高中合作办学,学生在国内学习可获得国外高中的文凭,并参加国外大学入学科目考试;另一种就是最近流行起来的本地高中与国际教育机构合作开设的“国际班”,“有些学校的‘国际班’可以获得本校毕业证书,但也有一些是不能的。家长们当然会比较倾向于前者,这对学生的升学无疑是一大保障。”
记者调查发现,包括上海中学、复旦附中、上师大附中、位育中学、格致中学、大同中学、建平中学等在内的近十所实验性示范性公办高中相继开设了国际课程班,“学生不出国门就能享受美国高中课程教育,毕业成绩合格‘直通’美国高校。”
在调查中,有一位家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出国留学费用最好的途径是在国内读完本科再申请国外名校奖学金;最贵的方式是读国际学校,一年花费不下40万。但是高中国际班一年8万,三年下来24万左右,还是可以承受的。”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作为非义务教育的“国际班”是受教育者需求,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本身无可厚非。但这样的“国际班”开进中学,其实“很有赚头”。由于“国际班”可以按市场收费,而且社会需求旺盛,所以不少中学打起办“国际班”的主意,“特别是一些名牌高中,依托母体学校的声誉,‘国际班’必定受到追捧。”也有人认为,重点高中开设“国际班”不过是一个“点缀”:“如果读国际课程的学生中有人考进世界名校,就可以拿来做宣传,打出名气;而如果毕业生考绩平平,国际课程班则可能被说成‘一次尝试’,无损本校声誉。”
>>编前语
昨天,本报刊发了小学生也加入留学大军的报道,留学低龄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以直接留洋作为目的的“国际班”已经进入沪上数所高中,形成了同一屋檐下的学生为两种“高考”拼搏的独特风景,本报记者日前走进今年首次开设“国际班”的浦东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平中学,感受这一特殊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