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谢晓晶。 |
|
|
谢晓晶大学合影。 |
谢晓晶,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 ,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与张艺谋,陈凯歌,等一大批第五代导演同届。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那一批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自社会各个层面,有应届的,也有已经参加工作的。我69年就去了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插队,74年回到北京。之后在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的特技车间做了三年的工人。所以,我应该属于后者。”谢院长刚一打开话匣子,就把记忆拉回了遥远的1978。
“我当时报考了北京大学的俄语专业,还报考了中国人大的新闻系,不过,因为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是提前考试提前录取,所以就这样,我进了北电。”
参加考试之前,谢晓晶老师实在地对笔者说对考试这两个字一直“心存敬畏”,而且,那么多年没有系统学习了,复习的时候有点找不着北。但是参加艺术考试之后才发现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组织考试与一般的考试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注重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他与我们谈到了给他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当年的主考官已经故去的韩小磊老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特别细心地提问。
韩老师说:“来考试之前在哪儿下乡插队啊?”
谢晓晶回答到:“内蒙古”。
“内蒙古天冷吧?”“冷。”“冷到什么程度?”“零下三四十度”。“那要戴帽子吧?戴什么样子的帽子啊?”谢晓晶套滔滔不绝地说出一串各种材料的帽子。韩老师说:“有狐狸皮帽子?那就讲一个狐狸皮帽子的故事吧!”谢晓晶回忆说当年甚至都不相信这就是考题。
回忆起当年的高考,谢晓晶称自己和老三届的那一批人搭上了接受高度教育的末班车,自己的人生历程就此转向。三十年弹指一挥间,谢晓晶现在自己也成为了电影学院的副院长,也有了自己的研究生。当我们问到他对于高考本身对他事业上的帮助时,他由衷地说:高考选择专业,还是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我发现,现在很多学生其实并不是真正喜欢自己的专业,什么是真正的喜欢呢?是为了自己的这个“喜欢”会舍得付出。就像当年我们知道张艺谋为了买部照相机甘愿付出所有一样,他这种对喜欢的东西的无私付出,才会换来最后的成功!高考,给了我一个机会,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这最重要!
问到老同学的这部电影将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献映活动,谢院长真诚地说,虽然那么多年不经常联系,但是一见面,老同学那种友情一点都没有淡忘!我会尽最大努力,争取全部参加活动!珍惜友情,支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