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11位教授上书校长 建议打破高招唯分论
昨天(8日,下同),北大校网公开了一封北大11位教授联名写给校长周其凤的公开信,提出要改变北大现有的招生政策,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周其凤表示,他本人完全同意这个建议,但是考虑到招生改革事关重大,怕考虑不周,因此向全体校友和师生征集意见。
11名教授赫赫有名
在公开信上署名的教授有11名,全部都是北大各个院系赫赫有名的教授,有化学院院长、院士高松,工学院院长陈十一,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物理学院院长叶沿林,中文系教授张颐武、陈跃红,哲学系教授吴国盛、法学院教授潘剑锋和教育学院教授康健。
他们介绍,之所以写这封公开信,是因为他们都是一群长期关注并不同程度参与招生工作的北京大学教师,怀着对北大的深厚感情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焦虑和期盼。
目前仍“唯分数论”
信中称,北京大学曾经在招生工作中进行过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包括率先进行自主招生、大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等。但是,就整体上而言,目前北大实行的始终还是一种“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即只能依据高考分数做出录取与否的判断、并且被动地接受数量有限的高分考生的挑选。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招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被动的根据分数划线后的“拉生”、“求生”活动,并由此埋下种种影响未来中学甚至大学素质教育的隐患。即使是在可以一定程度降分录取的“自主招生”和“校长实名推荐制”录取体制中,目前“分数线”也还是压倒性地超过面试成为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与途径。他们认为,“至少在北大,已经到了必须下决心予以改革的时候了。”
建议综合专家面试
在公开信中,他们提出了一种可行性的方案,建议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即在以中学学习情况和高考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考生提交申请和多学科专家团队面试的环节,加强对学生求学意愿动机、平时表现、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的考察,以此综合决定对学生的录取与否,从而维系招生工作中高校的自主性,扩大高校教师在招生选拔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为了实现这一改革,学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通过科学严谨的程序设计和制度安排,以确保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原则,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校长表示个人同意
周其凤收到信后认真研究了新的招生办法建议。他认为“来信非常认真,对现行招生方式进行了客观评价,对改革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都做了很好的阐述。本人完全同意这个建议。”昨天晚上,周其凤将信公开发到北大校园网上,听取所有北大同仁和校友的意见,以求完善。他表示,只要有意见可以和招办甚至和他本人联系。
就招生改革方案征求意见
各位北大同仁、校友:
近日,其凤收到高松、文东茅等11位老师的来信,建议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号召,进一步加大我校本科招生改革力度,打破“唯高考分数论”的羁绊与束缚,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来信非常认真,对现行招生方式进行了客观评价,对改革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都做了很好的阐述。本人完全同意这个建议。但是,招生改革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怕考虑不周,因此决定将该建议周知各位,听取意见,以求完善。请将您的意见发送招生办公室或我本人。
多谢您的支持!
周其凤
2010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