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宁:体育进高考,不是“体育为高考”
2012年,山东省将把体育成绩计入高考成绩,引发了中学生的锻炼热潮。省城多所中学已经开始有目的地加强体育教育,原本不被重视的体育课,一时间成了“香饽饽”。然而,某高中最近的一次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却令人尴尬——在全班近30个男生中,有16人连一个简单的引体向上动作都无法完成。
调查结果表明,“体育进高考”确实对学生锻炼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短时间内并不足以改变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滑的现实。这种以单纯应试为目的、“临阵磨枪”式的体育锻炼,也不是改善学生体质的终南捷径。
我国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表明,从1985年开始,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滑趋势。直到2010年,多项抽检数据首次止跌,但大学生人群的身体素质仍旧延续下滑的趋势;中小学生营养过剩情况普遍,超重和肥胖比例城乡都在持续增加;在所有年龄层,近视的比例都在上升。与之相对应的是,2010年我国的GDP总量是1985年的40倍以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这些似乎并没有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健康。
生活变好了,学生体质却下降了,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在升学的压力之下体育课被边缘化,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绝不代表全部。家长的溺爱,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娇气;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往往放弃高强度的锻炼方法;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容易让众多年轻人变得“宅”起来,失去了主动锻炼的热情。如此等等,都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
所以,“体育进高考”只是一个政策性的杠杆,目的是以此唤起学校和社会对于体育的重视,让学生更多地参与锻炼。但“体育进高考”,绝不意味着“体育为高考”,将学生的锻炼看作是应付高考的手段,本身便违背了体育的内涵。
生命在于运动。方法得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更可以雕塑一个人的心智与意志,给人带来身心上的双重愉悦感。如果学生的锻炼并非出于兴趣,而是疲于应对考试,那么在这种应景式的训练结束之后,甚至可能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抵触感。如此一来,“体育进高考”的初衷不仅不能实现,反而给考生增加了一项新的负担。
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进高考”的指向并不在考试本身,而是向社会彰显了一种评价人才的新理念,即重视身体和智慧的同步发展。一个人需秉持锻炼的习惯,以强健的身体、豁达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每一次“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