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长热议应试教育:只会考试缺乏兴趣
创新能力是我们最缺的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教师节前夕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师生后发表讲话时提到的。培养杰出人才,创新能力是核心。针对这一教育焦点话题,昨日“2009年天津市高中校长论坛”在即将迎来105年华诞的南开中学隆重举行,南开中学、实验中学等全市近百所高中校长齐聚一堂,围绕“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这一主题展开了积极探讨。许多校长不约而同地指出,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改革中学教育“应试化”评价制度、“灌输式”教育方式以及“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现状】
只会考试、缺乏兴趣、懒得思考
“我们训练出的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大赛屡屡获奖,所向披靡,可为何我们迟迟与诺贝尔奖无缘?”天津市一百中学校长杨宝祥指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在探索未知世界时,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需要常人没有的创新能力。这一事实足以使我们认识到,当前培养基础教育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在论坛上,校长们纷纷指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心理“积淀”,使中国孩子从小就被教育在家要听家长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单位要听领导的话。于是,服从、听话,就成了他们做人的基本准则,缺乏一种创造性的内在冲动,缺乏一种大胆质疑的批判思维,具体表现为“只会考试、缺乏兴趣、懒得思考”。
如今的青少年,几乎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完全成了“为了考试而学习”,忽略了自己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他们只会考试,创新意识相当淡薄,更谈不上创新欲望了。现在的学生对创新感兴趣的不多,更缺乏创新所需要的深度和广度,这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此外,长期的灌输式教育,使不少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只习惯一味接受。
【问题】
应试教育存在“读死书、死读书”
“现行应试教育模式存在严重缺陷。”许多校长指出,虽然我们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但在某种意义上讲,多年的应试教育模式依然盛行,存在着严重缺陷。
缺陷一评价体系是静态的应试指标。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考核采取规范性评价方式,通过标准性、规范性的试卷来考核评价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教师和学生,从而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
缺陷二教育方式采取灌输式。教师整堂课讲解,学生一字不落地速记。这种上课方式缺乏信息反馈和民主气氛,灌输有余,启发不足。
缺陷三学习方式以记忆为主,读死书,死读书,复制有余,创新不够。同时,青少年在参加工作前基本上是在校园内度过,没有涉足社会,学习和实践从根本上脱节。这种教育模式,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使我们的学生既缺乏创造性的培养,又缺乏一种与人合作的精神。记者胡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