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期望与效果的偏差
自主招生制度始于2003年,首先是在22所大学进行试点,现在已经有80所大学实行。这些学校,绝大部分是985大学或者211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一所985大学,是完全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但是,学校出于种种考虑,除了体育和文艺特长生之外,从一开始,就没有申请开展自主招生工作。当时的学校领导作出的决定,显示了深思熟虑和谨慎态度,我作为现任领导深表赞同和钦佩。
根据规定,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力是有一定限制的,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分数上,一般不能低于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实际上就是一本分数线);二是在数量上,不能超过当年本校招生总量的5%。往年有的学校突破了5%的数量限制,今年教育部又重申不得超出5%。
自主招生的实现方式,是招生学校在高考前自行举行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在自主招生考试中成绩优异的考生,在高考录取时,获得降低分数录取的优惠待遇,通常比该校录取分数线低几分到几十分。
有一位诗人写道: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自主招生的本来目的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要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面;有人说,要选择创新型人才,等等。权威的说法,应当是来自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最早的说法来自于教育部2003年推行自主招生的有关文件:“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培养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3年在部分高等学校中开展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进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部分中的说法是:“……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近期教育部发言人的解释是:“自主招生本身的设计就是为了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途径,把那些学有所长、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学生选拔进高校。”而教育部刚刚出台的《普通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办法(试行)》中,进一步明确了“自主选拔录取作为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的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主要招收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考生”。
综合起来,可以看出,自主招生针对的是两部分学生:特长显著的和综合素质特别高的。这项政策的本意就是针对少数考生的。少到什么程度呢?根据有关方面数据,每年以自主招生形式录取的考生大约1.5万人左右,其中,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自主招生的优惠也可以进入同样的学校,即真正享受到自主招生优惠的考生为0.5万人左右,占全国每年1000万考生总量的0.05%。因此,就这个意义看,迄今为止的自主招生,与99.9%以上的考生没有直接关系。
更进一步地,需要澄清的是:现在的自主招生模式是否能够真正解决现有高考不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从实践上回答,而不是从理念上回答。
对于特长显著的学生,现在有一些特殊的选拔政策,包括有专门的考试,例如针对体育特长生和文艺特长生的;或者不需要参加高考的,即保送生政策,如全国或者国际奥林匹克大赛的获胜者。这些政策,可能也属于广义的自主招生范围,但是,却不是自主招生的主体,也不是“自主招生联盟”所考虑的。应当说,对那些特长显著的学生,尤其是体育、艺术、数理化方面的偏才怪才,现在的政策是能够比较好地解决的。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因为对这些方面的才能和水平的判断,有比较明确的客观标准,相对容易考察和较少争议。
于是,自主招生所要解决的,就是那些综合素质高的、但是又在高考中不能充分发挥出水平的学生了。这样的一个群体,在理论和理念上,也许可以作出一些区分,但是,在实际执行和操作上,并不能够找到清晰的客观标准,从而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自主招生的实际效果,未必能够满足人们对之寄予的很高期望;即实际效果和期望之间,会有不少偏差。如果已经实行了八年自主招生的学校,能够对通过自主招生降低高考录取分数线招进来的学生的大学学业成绩作些统计分析,并且与其他同学的平均GPA作些比较,或许会得出更为明确的和有说服力的结论。当然,如果能够找到其他更有说服力的指标就更好了。有了这些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才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自主招生对于纠正高考不足方面的效果到底如何。
自主招生的核心环节是两个:自行组织的笔试和面试。就笔试而言,最关键的是无法说清楚一个道理:凭什么认为自主招生的考试题比高考题更科学、更可靠、更能测验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如果真的如此,那为什么不能把自主招生试题变成高考题?或者,如果认定自主招生的出题者更高明,那为何不请他们进行高考命题?自主招生笔试,除了多了一些偏题、怪题和难题之外,与高考真的不同吗?较大规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提高了自主招生笔试环节的效率和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使得自主招生的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了。就面试而言,多了这样一个环节,在理论上当然是有助于更好地考察学生,但是,在操作层面,问题很多。面试题目,不可能、也不应该有标准答案,而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评委的主观判断。对那么多同学进行面试,肯定需要很多个面试小组,如何能够保证不同小组的评价标准都大体一致?综合素质到底包括哪些?对于中学生的几十分钟的面试,是否真就能看得很清楚?面试结果会形成几十分的差别,是否真就反映了学生素质的差别?
上述问题涉及到结果的公平性,即便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自主招生也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问题,这就是其过程的公平性。所有的自主招生考试,都是有门槛的,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的门槛,是只有某些学生,才能获得参加考试的资格。这与高考不同——高考是向所有人开放的。无形的门槛,是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远途旅行,到自主招生的学校参加考试。面试环节的问题也同样,按照现在的自主招生模式,是只让很少的人进入面试;对于那些没有参加面试的人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如果让很多人参加面试,那将是无法操作的。举个例子,如果北大和清华用高考分数做基础,哪怕是把面试分数线定到600分以上,全国算起来,也有几十万人。这些考生的绝大部分,都会愿意参加北大和清华的面试。这是任何一个学校都无法做到的。
为什么国外的大学可以在国家统考成绩的基础上,行使着比较大的招生自主权并且运行良好,而我国却难以照搬这些做法呢?可能至少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发达国家大学的淘汰率比较高,尤其是名校。如果不能有相应的智力和素质,是根本无法完成大学学业的。有的大学某些专业的淘汰率甚至达到50%以上。这样一种高淘汰机制的存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其使得每个学生在选报志愿时,都能够保持头脑清醒,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而不是一窝蜂地涌往名校或热门专业。否则,就是自己瞎折腾自己。第二,高中成绩单和专家推荐信的可信度比较高。第三,人情因素在招生中起的作用很小,很少有家长为子女上大学的事整天找校长和院长。
在经过了八年的试点之后,教育部仍然将自主招生限定在少数大学,并且限定在这些学校当年招生数量5%的范围之内,这也显示出了国家主管部门对于自主招生的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