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靠不靠得住不在觉悟
近日,北大招生网公布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初审合格名单。获2010年推荐资质的39所中学共向北大推荐了90名学生,他们全部经过了北大初审,正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
怎样看待这次实名推荐的结果,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到目前为止没发现校长在推荐过程中搞腐败。可能会有人由此得出结论:我们已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值得信赖的校长队伍(已有此类看法在媒体上出现),我是断然不能同意这一观点的。
校长们这次没有搞腐败,固然与觉悟有关,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们的推荐权被关进了笼子里,构建这一笼子的材料如下:实名。这等于告诉校长,你得对推荐工作负全部责任,你不可以用集体研究之类的话来搪塞。
公示。校长要公示推荐结果,北大要公示初审结果。至少相关中学的学生、学生家长、学校所在地的民众会关注这个结果。要在这么多人的关注下做手脚,还是有难度的。
考试。被推荐的学生还要参加高考,只是降30分录取。如果照顾什么关系而将不合格学生推荐上去,那就可能露馅。
公开。北大将实名推荐的政策提前向全社会发布,除了与清华大学等争夺优质生源,其实也是动员全社会来监督校长的推荐。北大刚刚推出实名推荐制时,媒体上就有大量质疑,而质疑焦点就在于“校长推荐隐藏着巨大的腐败空间”。获得推荐权的校长不会对汹汹舆情视而不见。
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笼子,校长们在推荐过程中只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谈到为什么不推荐偏才怪才而以近期考分作定夺时,南开中学校长说:“非不能也,实不敢也!”这说出了校长们的真实心态。虽然宋璞校长的“不敢”是针对没有推荐偏才怪才而言,可某些校长恐怕正是由于“不敢”才没有在推荐中搞腐败。
我不过多地将校长往坏处想(美国人喜欢说“总统是靠不住的”,他们常将官员往坏处想),也不推测没有这个笼子推荐下的结果如何,我只想回忆一下浙江与重庆2009年的高考加分事件。
浙江规定,“三模三电”获奖者可获20分的高考加分。而绍兴一中的申请加分者中,13名是领导干部子女,其余6名是教师子弟。根据《重庆市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施办法》相关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可享受20分高考加分。结果,不少考生的民族身份弄虚作假。从披露的情形看,此类事件的根源就在于少了一个笼子。
事实证明,是将权力关进笼子还是将权力放在笼子外,结果大不一样。我们千万不能误读这次校长实名推荐的结果,将权力之笼的功劳记到觉悟的头上。将奖杯发给笼子还是觉悟,这关系到今后要更多地依靠谁的问题,关系到应该更多地在打造笼子上下工夫,还是在提高觉悟上下工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