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校制宜”选人才
“揽尖”最终靠办学
高校重金“掐尖”,让不少人开始思考,大学到底该靠什么吸引人才?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广东一些高校的“状元”奖学金,不少一直送不出去。如南方医科大学10万元“状元奖”设立至今已5年,一直悬空;去年,广外首设的10万元“状元奖”也未能送出去。
一位招生办工作人员分析,高分考生尤其是“状元”不是奔北大、清华等名校,就是去了奖学金更为丰厚的港校。奖学金是重要杠杆,但“揽尖”最终仍要靠学校的办学实力。小伟也认为:“钱当然很诱惑人,但是,左右我最终选择的还是学校和专业,是否适合我发展。”
为何一些学校明知徒劳无功,却还要不断放出“高价钱”,甚至年年加码?“其实就是作秀。不管学校实力怎么样,先博个眼球再说。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办学上的急功好利。”一位广州的家长刘先生说。
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认为,“状元”、高分不是优秀学生的唯一标准。高校为数不多的奖助学金,也不应仅仅奔着高分考生去,同时应该照顾那些家庭贫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秦春华也表示认同:“从去年开始,北京大学新生奖学金实行申请制,并非是‘状元’就给钱,关键看你是否需要。学校会进行综合考核,通过后方能领取。”同时他也建议,学生选择高校时,首要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高校专业设置是否适合。
“在生源下降的情况下,高校出现抢生源的做法,是意识上的进步。设置丰厚的奖学金,也十分必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但仅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是否优秀,得不偿失,而是应“因校制宜”,挑选最适合的学生。同时,应扩大奖学金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奖励。 (吕绍刚 贺林平 黄筱)
链接
香港高校奖学金
大多来自募捐 优秀即可申请
为了鼓励和吸引优秀学生,香港各大学都推出了种类繁多、金额不菲的奖学金。
香港城市大学负责奖学金的卓小姐说,去年该校共发放了1500万港元奖学金,全部都是向社会各界募捐得来的。“我们当然希望能招到最优秀的学生就读,2005年以来,学校招收的内地学生,有超过90%都拿到了不同额度的奖学金”。
据介绍,城大的奖学金包含三个大项,分别是入门奖学金、学院院系奖学金和社会捐助专项奖学金。以专门面向内地学生的入门奖学金来说,又包括“状元”奖学金、分等奖学金、国际竞赛获奖者奖学金等。其中“状元”奖学金为:各省区市名列文科或理科第一至三名的高考生,报读城大并获录取者,将获得全额“状元”奖学金,每年港币12万元,相当于在城大求学期间的全部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
学生入学后,每学年、学期成绩优异者,或者在非学术领域表现突出者、参与大学和社区服务表现优异,还可以申请专项奖学金。卓小姐说:“获取奖学金并不只有入学时一个机会,任何学生都可以凭自己的优异表现申请奖学金。”(人民网 记者 黄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