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改革的公信力不会自动到来
北大11教授的建言还未被采纳,就陷入了公信力的漩涡。但显然,我们不能选择什么也不做,坐等永远也等不来所谓合适的时机,而只能选择行动起来,在改革实践中重建社会公信力
打破“唯高考分数论”,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招生……日前,11位北京大学教授致信校长周其凤,提出改革本科招生方式的建议。这一建议获得了周其凤的积极回应,对此他表示“完全同意”。目前,这封信正挂在北京大学官方网站公开听取意见,寻求完善。(11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其实,“考试成绩+自主招生”,并非11教授首创,香港和国外的高校普遍都采用这一招生方式。按照教授们的设想,这一方法在不挑战高考制度的前提下,有助于选拔到真正优秀的人才,也可以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还能破除高校争状元的不良习气,甚至没有了所谓“偏才”“怪才”的区分。当然,与5%的自主招生和校长推荐制等小修小补不同,这个建议要改变的是整个本科的招生方式和集中招生制度。如果得以推行,教授的自由裁量权将骤然加大,并且将出现高分考生无法被录取的情况———虽然在国外高校这已是寻常现象,但仍将对高考公平的观感带来很大冲击。
最关键的是,这一改革也不得不面对公信力危机的社会环境。一说扩大自主权,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走后门、拉关系,甚至腐败和造假。事实上,11教授的上书被报道之后,公众的质疑也集中在这些方面。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些建议美则美矣,但“太天真”,可能影响基本的高考公平。当然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基于以往经验和耳闻目睹的事实,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在高校和教授公信力仍很脆弱的环境下,人们对任何自由裁量和人为因素都心存警惕。而增加教授面试环节,无疑增加了徇私舞弊的可乘之机。
这样一来,11教授的建言还未被采纳,就陷入了公信力的漩涡,前景堪忧。面对两难的困境,一种选择是不改不动,为单一的分数公平舍弃效率;另一种选择是积极推进改革,用具体实践赢得信任,重建社会公信力环境。机械地坚守唯分数论,最终也只能达到表面的公平。事实上,一考定终身之下,也无法根绝替考、违规加分等舞弊现象。教授们还发现,坚持唯分数是举的情况下,知名大学的农村生源在逐年减少,并没有给农村孩子带来更多的公平。 两者相权,我们显然不能选择什么也不做,坐等永远也等不来所谓合适的时机,而只能选择行动起来,在改革实践中重建社会公信力。
首先,我们应该相信教授们的建言是出于公心,为了高考制度更加完善,而不是为了争夺生源“出风头”。这些教授身处不同学科的教学一线,更能感受到集中招生制度存在的弊端,即“学非所爱”和无法选拔到真正优秀人才的困惑,所以,同为教授的周其凤校长也会感同身受。而逐步扩大高校自主权,也是教改纲要确定的高考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招生都不能自主,就谈不上治学自主权。
其次,自主面试招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制度来克服。比如通过建立面试专家库、抽签决定面试专家、面试全程公开等防止“关系生”出现;通过录取指标的倾斜、参考中学阶段表现等,实现对农村生源的公平;通过增加学生选择机会,防止出现高分考生无学可上的尴尬等等。总之,在舆论的高度关注之下,随着高校招生越来越透明,我们应该尊重高校的自主权、教授的裁量权,对他们报以基本的信任。
北大之前推出的中学校长推荐制,也曾面临同样的质疑。虽然这一制度仍属小修小补,也未完全达到选拔偏才怪才的初衷,但从试行的情况看,并没有出现明显违背公平的证据。相比之下,此次教授们的建议,更符合扩大高校自主权和教授治校的方向,也具有更大范围的示范意义,应该支持其展开探索。丁永勋(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