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访谈吴冠中
一代大家吴冠中溘然长逝,噩耗传来,令人震惊、悲痛。与大师交往的日子,浮上眼前,历历在目。
初次知道吴冠中这个名字,还是上世纪60年代在浙江美院求学时的事。而第一次与他面对面交谈,则是在15年前的1995年。其时,我在创办刚两年的《美术报》任职,参加了上海《文汇报》举办的一次吴冠中油画作品《巴黎夜咖啡屋》有限印刷品签名活动。
上世纪40年代,在法国留学的中国穷学生吴冠中,时常在学习之余,邀约三五志同道合者如朱德群、赵无极伴着咖啡的香浓,共同探讨美术和人生的真谛。50年代初,吴老回国后,还常常怀念这种街头咖啡屋的生涯。改革开放后,吴老重访巴黎,来到街头咖啡屋。品味少年的咖啡味道,品味几十年苦乐人生,感慨不已。回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他完成了油画《巴黎夜咖啡屋》。这幅寄托吴老几多梦想的作品,一经问世,就成了收藏家追捧的精品。后来,他同意与《文汇报》合作,将此作仿真印刷100幅。编上序号,在每幅作品上都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新闻发布会后,在《文汇报》负责此事的浙美学长张楚良的沟通下,作为专业媒体代表的我,得到了一个与吴老独家访谈的机会。午餐后,在吴老下榻的上海国际饭店,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谈。当我简介自己的情况并奉上几期美术报时,吴老很兴奋地说:我永远怀念在浙美学习的日子,很高兴见到浙美院校友。浙江美院和浙江日报能办全国性美术报,是一件大好事。希望你们能发扬当年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精神,把这份报纸办得有声有色,成为画家和理论家发表作品的园地,为热爱美术的人们提供精神食粮。
随后,他谈起了自己的美术理想和追求。他认为,艺术家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要坚持创作。画家创作时在确定内容后,首先考虑的就是形式问题,构成、肌理,点、线、面,黑、白、灰这些作品的基本形式,都不美,都不去处理,就没有美术的内涵,吸引不到人,更谈不上用作品影响社会,影响观众了。他拿出一本自己新出版的《吴冠中谈艺录》,指着一篇“关于形式美”的文章说:我想说的美学问题,就在此文中,供你参阅。在谈到艺术源流问题时,他指出,艺术植根人民,必须能表达人民的审美情趣,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这就是我们艺术的源头。他把作品比成风筝,风筝飞得再高,也还有线在地面,风筝断了线就掉下去。这个线,就是中国文化的根。中国艺术,应该吸取外来艺术的营养,要学贯中西,实行拿来主义,但最后还得把这些东西变成自己的。这样的风筝,就能飞得高,飞得远,就不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他还指出,现在有一种现象,认为一些作品基本功不行,笔墨不过关就不是好作品。其实,基本功和笔墨都是要体现作品内涵的,没有内涵的笔墨,不能表达精神和内容的笔墨就等于零。吴老的话让我很震撼,他促使我去思考很多艺术创作中的根本问题。从形式美到风筝不断线再到笔墨等于零,这是吴老艺术创作的基本思路和发展历程。
除了理论上的研究和建树外,吴老更注重的是努力实践和创作,他一生创作甚丰,这些作品贯穿了吴老艺术思想的精髓,是他艺术思想的结晶。临别时,吴老特地将他新出版的那本论文集赠予我,并在扉页上题词签名。吴老的作品有限印刷签名活动在《美术报》头版上报道后,引起了美术界广泛关注。有限印刷签名作品在15年前的中国是很稀罕的事,所印作品又是吴老的精品,有很大影响也是情理中的,可对我来说,15年前的那次独家访谈,却是得益匪浅。15年过去了,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仿佛就在昨天,依然那样令人激动,那样印象深刻。
那以后,我多次见到吴老。2000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回顾展时,在展厅见到他,他还记得那次谈话、发表那次谈话的《美术报》。当他得知上海、江苏、浙江将联办“文化江南——长三角油画大展”时,很是支持,不久就寄来了应我们之邀而写的展览题词。在美院校庆期间见到他,他依然记得我。看他身体依然健旺,还很健谈,我相信,他会长寿的,艺术之树也会常青。今年夏天,我们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还在杭州专门举办了吴冠中作品版画印刷展,在协会内刊上作了重点介绍。前段时间听说他因病住院,总祈望他能像以往那样,过段时间又能活跃在美术圈内,健谈他的创作。没想到,天不遂人愿,吴老还是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艺术,令人扼腕长叹!
吴老艺术不老!吴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