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仅是小练兵 考生不要变“烤”生
“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可以作为高考前练兵,但不应投入太多精力,而打乱正常的高考复习。”面对火爆的自主招生大战,西工大附中高三年级组组长张汉升建议考生。
张汉升说,学生要不要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报考哪个层次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兴趣来判断。他认为,自主招生的集团化,客观上给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以前报考不同学校,要跑来跑去赶场子。而现在,三大联盟囊括了29所高水平大学,参加一次联考,就在一个范围内有多次选择机会。另一方面,联盟内部的高校之间也有层次差别,达不到北大、清华的标准,还有其他层次的学校可供选择。
尽管自主招生看起来诱人,张汉升还是建议考生不要投入过多精力,把宝都押在自主招生上。“即使取得自主招生资格,还是要参加高考。如果额外做太多准备,势必影响正常复习”。他提醒考生不能自乱阵脚,要稳扎稳打做好高考准备,“自主招生只是小插曲,考好了就当一次机会,考不好就当做高考前练兵”。
西电科大招办主任毛立强表示,自主招生的定位并非面向全才,而是具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偏才、怪才。“具有特长的偏才高考成绩不一定突出,如果没有照顾政策可能就进不了理想的高校。而全才通过共性的高考就能选拔。”
据张汉升介绍,西工大附中每年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只有个别人用到照顾政策。毛立强提供的数据也证实这一说法。去年2000多名学生参加西电科大自主招生考试,获得资格的有500多人,而最终的录取结果,只有不到两百人用到照顾政策。其他考生或是高考成绩高,填报了其他更好的学校,或是成绩太低,即使用上照顾政策也达不到录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