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战国时代 更该听听非联盟高校的声音
一个被戏称为高校自主招生的“战国”时代,似乎正在来临。
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即将拉开帷幕,而四个“自主招生联盟”的相继建立和扩军,颇有“火上浇油”之势: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和北京大学等13所高校分别结成“华约”和“北约”,同济大学等9所院校签订“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后形成的“卓越联盟”,还有北京化工大学等5所在京高校实行的联考。至此,内地80所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中,有33所加入到联考的行列。这些学校,绝大部分是“985”或“211”大学。(见12月6日《山东商报》)
一如教育领域每次或大或小的“动作”,“四大联盟”出现的第一时间,各种或肯定或质疑的声音纷至沓来。
这其中,有一个声音最为特别,也最引人注目,它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
针对自主招生的科学性,在柯炳生看来,自主招生的核心环节是两个:自行组织的笔试和面试。“就笔试而言,最关键的是无法说清楚一个道理:凭什么认为自主招生的考试题比高考题更科学、更能测验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如果真的如此,那为什么不能把自主招生试题变成高考题?”再者是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就面试而言……在操作层面,问题很多。对于中学生的几十分钟的面试,是否真就能看得很清楚?自主招生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问题,这就是其过程的公平性……”还有关于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改什么,如何改,是需要慎重研究的。衡量一项改革是否有价值,不是改革的形式,而是改革的效果。”因此,“农大拥有自主招生资格,但除了体育和文艺特长生之外,从一开始就没有申请开展自主招生工作。”它也是“985”大学中没有参加“联盟”的大学之一。
柯炳生最后这个观点,在所有针对“自主联盟”的争论中尤其值得重视。它让我想到了近年来在教育领域的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
曾几何时,在“教育产业化”的口号下,学前教育被毫不留情地推向市场时,而上海是一个例外。今天,当很多一线城市“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时,上海却基本做到,只要家长愿意,随时可以在公办园给孩子找到一席位置。
数年前,当其他地方纷纷将职业学校与原有的行业、企业脱钩,转而归属教育部门时,天津没有盲目追风。数年后,其所独有的“依托行业、企业,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被喻为“最适合国情的职教之路”。
类似的例子还有。这么说,并无否定“四大联盟”之意,只是想给这些联盟里的高校及教育决策者提个醒,作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教育及具体到高考招生的每次改革,最忌讳的是“一哄而上”,这方面我们吃的亏、绕的弯不少。
客观地说,“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是众多高校的一种摸索和尝试。既然是探索和尝试,就不要怕它“有问题、不完美”,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用心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而“同样拥有自主招生权,却没有加入到联盟”中高校的声音,自然就尤为重要。因为,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他们最有切肤之痛;如何改革,也许没有人比他们思考得更透彻。他们知道每一次改革的复杂性,也更理解每一次改革的艰难性。
事实上,对于自主招生制度,在经过了8年的试点之后,教育部仍然将其限定在少数大学,并且限定在这些学校当年招生数量5%的范围之内,一方面显示出国家主管部门对于自主招生的谨慎态度,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赵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