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考生家庭都陷于是否复读的纠结之中。读了民哲老师的文章《怎样的情况孩子有必要复读》(本文后附有原文)。晨雾表示十分赞同。民哲老师总结了可以考虑复读的三种情况,还强调了选择复读的两个前提条件,讲得非常好。推荐正在纠结于是否复读的考生和家长仔细阅读。
民哲老师更多的是从心理角度和家庭教育影响角度的成因展开分析的。如果让晨雾来分析,不谈已录取的学校是否能接受,只从考生学习、考试和志愿填报的现象分析,不谈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也可以提出三种可考虑复读的情况,以便辅助家长进行判断:
1.学习成绩一贯好,本次高考明显的是偶然临场发挥不好。判断的方法很简单:考生的成绩排名从来没有过像这次高考这么差过。
2.考生非常聪明,但就是不好好学习,考试成绩特别差,但是在高考前期或者高考后自己确实醒悟了。例如玩电脑成瘾的男孩子,现在自己终于明白了,下决心改正。
3.志愿填报明显的重大失误。例如前年有一位考生理科考生按照模考成绩排名大致能报北理工,而其班上的同学互相攀比,有同学模考成绩还不如他,却填报复旦。他最终选择了自认为“保守”的北航而落榜。志愿填报明显失误的典型特征是定位不准。判断志愿填报失误范围不要“扩大化”。比如说为数不少的踩线报志愿,高考稍有失误或者高校分数线有些波动造成落榜的考生不属此列。
凡是不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一志愿考生,如果已经被不太满意的学校录取,晨雾的观点是尽量走,不要复读。 例如今年有报清华被二志愿北京交大录取,报南大被二志愿东北大学录取,报农大被二志愿北方工大录取,等等,这类考生晨雾不主张复读,也不值得复读。
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是否就一定选择复读呢?考生和家长可以参考民哲老师的文章中选择复读的两个前提条件来最终决定是否复读。这两个条件如果让晨雾来解读,第一个条件就是造成失败的成因根本性改变了;第二个条件就是考生十分坚定地愿意复读。
晨雾认为这两个条件中最核心的是第二条,这关系到考生复读的动力。是迫于家长的愿望而复读,还是考生自己内心十分渴望复读。高考成功的核心动力是考生自己。
晨雾赞同那句话:“要我复读”就不要复读;“我要复读”才能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