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中的“高级灰”是怎样产生的?
初学画画的人最容易犯“灰”的毛病,比如在明度上拉不开距离,或者片面追求色彩丰富而调入颜色种类过多,或者是在调色时像搅拌水泥一样反复次数过多,使颜色失去了光泽,或者是调色时平均对待没有倾向性。为了与这种颜色混浊脏乱,画面灰暗的现象相区别,有人在色彩关系恰当,灰得有美感的灰色前面加上“高级”二字。这是“高级灰”的来由。
对一般人而言,色彩与颜色几乎是同义词,但在绘画领域,色彩是一种颜色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对那种没有联系、比较单一的颜色是不能称之为色彩的,比如一块单一的绿色,在没有受到其它颜色的影响也没有影响到其它颜色时,在固有色观念下,我们可以说它的色相是绿色,它只是一块颜色而不是一种色彩关系。颜色是绝对的,而色彩则是相对的,它可以不太计较色相的准确度,但却非常重视具体对象与周围物象的条件变化关系。比如说一块白衬布的暗部,纯粹用白调黑画上去显得直白生硬,如果加入周围环境和光源等条件的变化调成似白非白(可能有点偏蓝或可能有点偏紫或其它颜色)的颜色画上去,加上周边颜色的相互作用,这个不是白色的颜色却能表现出更为丰富的物象,并不会让人觉得白衬布变成了蓝衬布或其它颜色的衬布了。这种因条件变换而产生的具有丰富色彩关系的颜色载体我们称之为“灰色”。
由于灰色的产生过程是复杂多变的,有一些现象非常容易使人产生误解,黑白不分,混淆视听,灰色变成一个不讨人喜欢的颜色。就连语言的色彩里都有,一般的有“灰白”、“灰暗”、“灰不溜丢”、“灰蒙蒙”、“ 灰头灰脑”,而后有“灰孙子”“灰心丧气”,过份的有“面如死灰”“心灰意冷”,夸张的有“死灰复燃”。 长期形成的固有观念,不管是对颜色的认识还是对情感的表达,它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真实,但是在绘画形式上却容易模式化,观念上变得僵化生硬,与动态产生的“灰色”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