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
北京10月15日电 今天上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八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教育公平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四大教育差距”方面。从城乡看,农村教育仍然薄弱,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具体表现如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
袁贵仁介绍说,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80多位,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只有发达国家的八分之一左右。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突出问题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在这样的国情下,我国教育公平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四大教育差距”方面。
(一)从城乡看,农村教育仍然薄弱。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相对落后。近年来国家将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特别是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但根本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面临不少实际困难。主要表现在:经费投入不足,2011年,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农村与城市(含县城)相差近700元;普通初中农村与城市(含县城)相差近900元。办学条件差,一些农村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和图书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不足。吸引优秀教师困难,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教师工作任务较重、生活条件艰苦、培训机会较少,优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部分农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师缺乏。特别是随着近些年学龄人口减少、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地方撤点并校。这在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学生上学路程变远、上下学交通安全存在隐患、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
(二)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因素等,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100美元,东部地区上万美元的省份有好几个,中西部省份大多不到5000美元,有的省份还要低一些。受此影响,中西部教育总体落后,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办学困难。主要表现在:财力有限,我国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地方承担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经济发展的差距必然带来教育投入的差距。2011年,普通小学、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最高省份超出最低省份9倍左右。控辍保学任务重,近几年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基本普及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教育,而在中西部欠发达省区,尤其是边远、贫困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控制辍学率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普惠性幼儿园偏少,入园难仍然存在。当前,不同地区间教育差距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经过多年的努力,东中西部高考录取率差距已经不大,但总的来说,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比例偏低。农村孩子、贫困家庭孩子的创造力并不比城市和富裕家庭孩子差,如何提供更加公平的上大学机会,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希望,发挥好他们的聪明才智,是我们要进一步解决好的问题。
(三)从学校看,不同学校间水平相差较大。
这里主要指的是义务教育学校。这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教育经费,我国实行重点学校制度,建设了一批实力强、声誉高的重点学校。这在当时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消重点校制度,切实改造薄弱学校,但是重点校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仍然存在,学校之间的差距短期内很难完全改变。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取消了考试,但有的地方出现了招生不规范、“择校热”等问题。破解择校难题,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好学,根本上要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这需要一个过程。
(四)从群体看,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还不高。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人民群众的愿望,也是政府的职责。目前,一些特殊群体受教育的条件还不足,对他们的关爱还不够。虽然按照“两为主”的原则初步解决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但是从全国来看,由于种种原因,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还没有全部纳入输入地财政保障和教育发展规划,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还存在不少困难。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问题只是刚刚起步,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人口流动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亲情缺失,这些孩子在安全、学习、情感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予以关注。目前,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特殊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薄弱环节,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低于普通儿童,辍学率高于普通儿童。要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待遇水平。树立“全纳教育”观念,让更多的残疾孩子能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能接受适合的教育,需要下大力气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