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简介
北京印刷学院隶属于北京市,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学院印刷工艺系,1961年印刷工艺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印刷工艺系改建为北京印刷学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已经成为学科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科学研究创新、办学格局开阔的传媒类大学。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以特色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学校初步形成了传媒科技、传媒文化、传媒管理、传媒艺术四大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数字印刷、数字出版、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构成的新型数字媒体专业群,拥有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本科专业。学校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学校是教育部“印刷包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秘书处挂靠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印刷与包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新闻出版总署“全国高校出版专业学科建设协作小组”组长单位、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出版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之“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740人,其中专任教师433人,硕博比例达到73.96%,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6.08%。学校形成了以两院院士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顶尖人物团队,以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毕昇印刷杰出成就奖获得者为核心的行业领军人才团队,以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团队。已建成了学历、年龄、职称结构不断优化的人才队伍。
办学50多年,学校已经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4万名毕业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率在北京市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工作,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工程。现有7个北京市级重点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每年达到3000余万元,拥有总值2.915亿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馆藏图书总册数107.33万册。中国印刷博物馆是学校印刷出版重要的教育研究基地,馆内展陈面积4600余平方米、馆藏品26000余件。
学校强化产学研结合,建立了覆盖新闻出版产业链的科研平台。2010年经北京市批准,成立了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印刷学院大学科技园。学校与属地政府、20余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兄弟院校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发起成立北京绿色印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承担了50余项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学校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被SCI、EI、ISTP、CSSCI检索论文数近300篇;申请专利276件,其中发明专利193件;授权专利101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主持完成国家标准6项,参与完成国家标准1项,正在制定国家标准3项。荣获国际国内大奖多项。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大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的近30所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签订了本科、研究生以及本科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共同授予学位的协议。在国内外98家出版社、公司、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22家企业在我校设立了奖助学金。学校已连续举办六届校企地合作周活动。同时积极利用校友资源,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服务。
“十二五”学校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重大主题,深刻把握国家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机遇,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行业的贡献力,积极融入“三个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努力为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传媒类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周边环境
乘车路线:
地铁四号线清源路站A出口即到。
公交410、456、631、968、829、954、610清源西里或北京印刷学院站下车即到。
开车路线:
三环玉泉营桥→京开高速黄村出口(清源路口)右转(往西)→清源路直行过两个红绿灯(路北)
五环黄村出口(兴业路出口)→兴业大街直行至清源西路左转(往东)→清源西路(路北)
通讯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兴华北路25号
联系电话:010-6022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