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十九中高三七班,一共有四名外省户籍的考生,今年他们全部选择在山东参加高考。
如果说浙江的分数线相差不大,不回去高考还可以理解。而来自吉林的李汶珊,这次也放弃了回去高考的机会。
三分之二的学生留在本地考试,学校说这也出乎他们之前的预料,而之所以这样,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适应。
所谓的适应有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当地教材和考题的重新适应。山东高考实行独立命题,考山东卷,而其他省份有的考全国卷,有的考当地自己省份的高考卷,因此学习的教材和内容,以及考试思路,都会与山东有所区别。
学生回到老家以后,要额外再学习一些其他的课程内容。而当地的教学方法、学校环境、甚至生活环境,也要全部重新适应。
正是因为有这些因素,回原籍考试的学生,大部分都会提前一年左右,回老家的学校,提前适应。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的很好。
青岛五十八中高三一班的李安琪,老家在内蒙,当地的一本线与山东,差距在一百分以上,但就是考虑到这些因素,她最后决定,留在山东参加高考。
李安琪说,现在全家都已经搬来青岛,父母也都在这工作,回到内蒙生活上没人照顾,自己要独立面对陌生的环境。高三这关键的一年,如果真的不能全心投入,效果确实不一定理想。
在青岛五十八中,今年一共有24名外省户籍考生,其中17名像李安琪一样,选择在青岛参加高考。58中毕业生王牧舟,2008年回内蒙参加高考,如愿考上了清华大学,现在是清华大学的一名研究生,但他也说,自己的这种成功,也不能简单地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