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三的学生该怎么学(找短板及应对策略)
高考主要在考察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测试,其根本的目标就是选拔。毫无疑问,高考已经在数学、阅读素养、科学素养等领域对考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我们大多数的备考还在围绕着题目和知识点打转。显然,单纯这点能力是难以应对高考的,高考需要我们的备考更加立体。
负担“短板”:盲目的题海战术和知识点记忆,缺乏系统整合与理解
一般情况下,一位高三生学生一周平均作业时间达到13.8小时;加上在校外辅导机构和私人家教补习的时间,一般一个高三学生每周校外学习时间要达到17小时左右;学生校内上课时间为平均每周28.2小时,我们看一下,投入这么多的时间,他们真的能提高成绩吗?
把一个年级的中等生提取出来做案例,我们以作业时间与成绩关系折线图来展示,在每周作业时间11小时之间,折线几乎以45度角上升,显示出作业时间越长,对成绩提高越明显。但在11小时以后,折线上升坡度明显平缓,也就是说当一周作业超过11小时后,学生成绩提高就不明显了 。也就是说,投入时间和精力,学生从0分到90分提高得很快,但从90分提高到95分可能要花几倍、几十倍的功夫。这就意味着,针对尖子生的提高,单纯的重复学和练不是一个对的策略。如果他们分出一点重复做题和背知识点的时间,专注思考一下题目的问题、条件和暗示,再通过知识点在题目中的广泛使用情况,给定义一个更广义和深刻的理解,那么,对于这名90分的学生再向95提高,就不是一件难事了。解决了思维永远比通过了记忆要重要得多。所以,“对于一名学生来说,题目绝不是做的越多越好。”
应用“短板”:长期习惯记忆定义、定理和题型,导致会知识点不会做题
以数学为例,大多数学生都更擅长几何与代数,数学应用能力相对薄弱。
一般情况下,尖子生都掌握了概括、推理、建模等高层次的数学思维方法,但解决数学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解释和评价能力相对薄弱。”学生善于做几何和代数题,其用数学原理来处理生活问题相对弱一些。这让学生的应变能力较弱,出题老师若换种方式考察知识点,那么学生就会出现失误。
“除了基础数学知识外,学生首要学会的是数学的思维方式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这点学生确实比较欠缺。”延安中学校长、数学特级教师郭雄认为,生活中的数学其实就有许多,比如,一根绳子重叠在一起,中间剪一刀可能变成几段。这既是数学问题,也是生活中经常会需要处理的问题。”
近年来,高考的出题模式越来越贴近生活,但是只要是题目的形式稍微一变化,表面上看不出是在考察什么知识点的时候,同学们就会失去解题思路。只有在能从题目中找到知识点,考题与平时做过的某道题类似时,学生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说明,学生一直以来都从正面,也就是知识点的单方面来解决问题。问题是,一个问题的出现,可以解决它的知识点太多了,如果我们仅从知识点的角度出发,那我们必须要掌握和精通所有知识点才会答题。而且还要求我们的头脑任何时候都保持清晰,不许把知识点弄混了,否则,我们考不出好成绩。但是,我们不是电脑,我们总会有失误,那我们就要换个角度,从问题出发,以确保我们知识点不会的时候,依然可以把题目的正确答案解出来。现在,我们高三的考生,尤其需要提高从问题出发的客观性理科思维。这种思考方式会让我们跳出条条框框,让大家面对问题,有一个原创性的思考。所以,高三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思维和应用能力。
阅读短板:
阅读策略不足,跟我们的教学体质和大家的认识程度有关。虽然有些学生从小开始,家长就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他们的阅读素养很高,可是,学生在阅读时仍存在的“短板”——当遇到具体的阅读困难时,学生的调整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始变低。
专家讲到,15岁初三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在一二年以后就将走上社会。所以,学校教育应该让他有能力阅读产品说明书、操作手册、工作计划表、报告、备忘录等等。一名高中生,如果你的这方面阅读能力为0,我个人认为,许多题,你没思路,主要出在你没读懂题上。我们的各科考试中,常常在题目中出现的阅读材料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连续文本,即由句段构成的文本;一类是非连续文本,包括清单、表格、图表、图示、广告、时间表等等。大多数学生习惯读的是连续问题,而非连续问题学生是有阅读障碍的。这一点,必须在平时练习时加强,否则,一定会影响到你对题目的分析能力。
我们平时所讲的阅读素养,同时包括了阅读表现、阅读参与度和阅读策略。学生较低的“自我调控策略”,正是反映学生在阅读策略上的不足。假如,在我们考试中出现了非连续文本,这种文本在我们现行教材里几乎没有,在平时做题讲题的过程中又没涉及到它,当学生面对陌生的文本,理解困难时该从什么地方下手?从哪里想起?这在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中确实是缺乏的。所以,我们在平时训练时,该从思维的角度去训练。拿文科为例,所有学生、家长、老师普遍认为,语文和文综就是考察记忆的。只要解决了记的问题,就不存在成绩低的问题。但事实不是如此,就连尖子生,一张文科试卷,也会遇到各种困惑。玖久教育在多年来一直倡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2013年年初,玖久的语文考试技术推出了阅读思维方法,尹龙国老师的教学方法让全国各地的校长和老师都耳目一新。更让参加2013年高考的学生从中获益巨大,直接将这种方法体现在了成绩上。所以说,考试训练,一是角度,二是针对。单独的重复课本这种方法是越来越不可取了。
创新短板:做过的题会,没做过的题一律不会。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这是常态,连老外都知道,“这些亚洲国家总是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和听话的学生。假如我们把艺术科目加入考核,英格兰肯定得分更高。看看我们在设计、时尚和音乐上的成就就知道了。”
历年来的尖子生在高考中都表现出了出色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并能据此设计出全新的方法和策略来应对问题;学生普遍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 不过,很多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习态度也不积极,自我的概念较弱,自信心不足,这就是好多尖子生出错的主要原因。因为在校老师的目标是标准化和顺从,但考试,必须让教师变得有创造力,这样,学生才能在原创思维上突破他们的自己问题。
突破短板:考试已经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是我们还停留在原地用老脑筋研究题型。
国际上还有一项针对小学四年级9岁儿童的阅读项目叫“国际阅读能力发展研究”,这项研究恰好反衬出我国的“语文阅读”测评和国际测评的差距。
以PISA的一则阅读样题《倒立的老鼠》为例,该文大概的意思是:一位87岁的老人家里闹鼠灾,于是他买来捕鼠器、强力胶。第一天,老人将强力胶涂在捕鼠器的底部,并将捕鼠器黏在天花板上。晚上,老鼠出洞看到了天花板上的鼠夹哈哈大笑,没有上当。第二天,老人把家里的床、大橱等所有家具全粘到了天花板上,老鼠看了以后,以为自己站在天花板上了,于是纷纷倒立,最后一个个脑充血晕倒了。第三天,老人起床,把老鼠扫进簸箕倒了……针对这段材料设置的开放性题目包括:想一想老人和老鼠在故事中所做的事情,这故事里有哪些令人难以相信的地方。
可见,这道题把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相当程度上传递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知己还要知彼。”备考是一个立体的过程,知识体系、解题思维、考试技术、心理,这四个方面我们都要相应准备好,才可以信心百倍的走进考场,赢取一个较为成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