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杭州师范大学有怎样的转专业政策?
答:1.本校学生入学后有两次转专业机会,分别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和二年级第二学期。转专业成功的学生不能再次转专业。
2.专业类型不相同的专业之间不可以互转;
3.非师范类专业转师范类或第二批次专业向第一批次转入者,其专业综合排名应在年级前30%,且课程平均学分绩点需达到3.0 及以上。
注:有关转专业的条件和要求,详见我校转专业管理办法。
15、考生可从哪些渠道了解杭州师范大学的专业介绍、招生政策、录取规则等有关信息?
答:(1)我校将开通12门招生咨询热线电话:0571-28865518。
(2)我校将根据各市的具体安排,派出招生宣传工作人员,参加各市组织的招生宣传咨询活动,向考生及家长提供面对面的咨询。
(3)我校通过校本科招生信息网(http:// bkzs.hznu.edu.cn)向考生提供我校各专业介绍、招生章程、招生政策、录取规则、近几年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录取分数线等有关招生信息。
(4)我校官方微博“杭州师范大学招生办”。
16、本科毕业后,是否还有机会在杭州师范大学进一步深造?
答:是的,我校拥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培养项目,2个联合培养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和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的中外合作培养教育领导学硕士项目。本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前后均可以报考我校的硕士研究生。
17、杭州师范大学培养的毕业的学生是否都是到各级学校任教?
答:不是。我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师范类专业学生只占在校学生总额的1/3左右,师范生的就业是以中小学为主也可以在其它行业就业;而2/3的在校生是非师范类专业与其他综合性大学一样,他们的就业方向均是面向社会的各行各业,少部分学生进入教育系统工作。如医学类、医药类等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院、医药公司就业,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在IT行业就业。
18、杭州师范大学学生就业和创业情况如何?
答:我校一直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通过设置机构、充实队伍、建立制度、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强化指导等一系列措施使就业工作得到了有力的促进。近三年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3%以上,2012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97%,在浙江省本科院校排名第七。
学校为积极鼓励我校学生参与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和优惠政策。通过筹备成立创业学院,开设KAB、8+X等实战类创业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创业项目申报立项,配备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并提供最高每个项目1万元资金,建立“大学生创业园”,鼓励学生项目入驻等多项措施来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
19、杭州师范大学今年新生在哪个校区上课?
答:1.以下学院所属专业在我校仓前校区办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政治与社会学院、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阿里巴巴商学院、美术学院的部分专业。
2.以下学院所属专业在我校下沙校区办学:理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医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3.以下学院所属专业在我校玉皇山校区办学:音乐学院。
4.以下学院所属专业在我校古荡湾校区办学:美术学院的部分专业。
20、杭州师范大学在学生培养方面采取了哪些教学改革措施?
答:(1)突出“文理渗透,艺体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
我校是一所综合性的师范大学,具有百年的办学历史,“文理渗透,艺体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在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了专家的肯定,取得了优秀的好成绩。学校现有专业67个,涵盖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交叉渗透的专业布局。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按类培养,专业分流”,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要,重视通识教育,加强专业教育,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行“卓越人才”计划,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成立经亨颐学院,用于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目前设立文科、理科两个实验班。我校根据新生进校后的志愿填报、面试等情况,择优选拔文理各40人左右进行优化培养。前期(前一年)按大文、大理培养,后期(后三年)根据学生特长和兴趣,实施个性化培养。列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由学校教务处、教师教育管理办公室及相关学院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选聘校内外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参与学生的培养和管理,毕业后由学校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
(3)建立教学改革实验区,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阿里巴巴商学院、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和国际动漫学院等学院,实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与企业试行“方案共订、教师共享、校企共育”的培养模式,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方式。实验区以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总目标,在保持传统理论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我校将实验区建设成为能培养应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4)进一步完善“专业+X”和“一体化双专业”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竞争力和就业能力,我校在全校范围内积极推行“一体化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主副修制、双专业制、双学位制、考证制教学,鼓励学生在完成第一专业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自愿申请副修系列课程、副修专业和副修双学位;完成学分后,发给相应证书。
(5)开展中外高校合作办学,探索第二校园人才培养模式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全球化趋势,引进吸收国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我校与国内外有关高校合作,实行“2+2”、“3+1”模式,开展联合培养学生,即在我校培养2-3年、在其他高校培养1-2年,或我校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其他高校完成硕士阶段学习,双方“培养方案共订、课程学分互认、教学资源共享”,让学生不仅有我校的学习经历,也有海内外其他高校的求学经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
(6)完善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搭建学生自主性学习平台
我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要求,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进程,并完成自己的学业。实行校内二次转专业制度和弹性学制。
21、杭州师范大学在校生有机会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项目吗?
答:我校为学生赴国(境)外参加交流与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多种渠道和形式。我校已与国(境)外60多所院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进入我校学习的学生,可参加如下出国(境)交流的机会:
出国(境)交换学习:我校为优秀在校生提供的与国外合作院校间学分互认、互免学费(部分还互免食宿费)的对等交换学习项目。交换学习期限一般为一学期至一年;
各类暑期国(境)外交流项目:每年暑期,学校还组织各类短期文化交流项目、夏令营项目、修学项目以及科研项目等,部分项目可获得学校资助。其中修学项目和科研项目可以给予学分认定。
出国本升硕:我校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可以经面试合格,直接升读国外合作院校的自费硕士项目,获取国外院校的硕士学位。
出国自费修学:本科生自进入二年级开始即可申请参加我校与国外合作院校联合开展的学分互认的自费修学项目,且可申请在国外直接升读硕士。
出国学术与文化交流:学校鼓励并支持在校生出国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学科竞赛、文艺交流(演出)和各类体育活动。
学校还设有专门资金,派遣并全额或部分资助优秀学生出国留学。此外,每年超过400名的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交流。欢迎考生访问“杭师大国际处网站:http://gjc.hznu.edu.cn/chinese/ ”了解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详情。
学校近年来实施了20余个学生海外交流项目,每年为2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提供出国出境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例如:
1. 与世界著名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进行的本科生暑期科研训练项目,为参与学生提供了在世界一流学者指导下进行8周科研训练的机会。学校为每位参与学生提供人民币2万元的资助;
2. 与世界著名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的本科生、研究生暑期课程学习项目,每年为百余名参与学生提供了修学世界一流大学课程的机会。学校承认学生在该校修课所取得的学分,同时给予奖学金资助;
3. 与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生物系开展暑期科研项目,为生科院、临床医学院学生提供一对一导师实验室指导和科学研究机会,回校后给予学分认证和奖学金资助;此外,还与该校开展了暑期修学项目,给予学分认证和奖学金资助。
4. 与世界著名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合作开展的交换生项目,为参与学生提供修学世界一流大学课程并在世界一流学者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学校承认学生在该校修课所取得的学分,同时提供项目资助;
5. 与世界名校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在该校举办暑期英语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强化培训项目,让有志于从事英语教育工作的学生有机会在澳大利亚一流大学快速提升英语语言能力、感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语言教学方法。学校为参与项目的学生提供项目资助。
6. 与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新罕布尔什南方大学、福特海斯大学以及英国蒂赛德大学均与我校开展了本升硕项目。此项目是为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国内大学生留学海外攻读硕士学位开辟的特别通道。
7. 与美国缅因大学、韩国西原大学、日本熊本大学、台湾屏东教育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开展了交换生项目,使参与学生有机会在海外合作院校以注册学生的身份参加正常学期或学年的修课学习。学校认可学生在交换学校修课学习所获得的学分,参与学生无须向交换学校付学费。
8. 学校全额资助音乐学院学生组团出国参加世界赛事,为参与学生提供在国际舞台上与世界各国艺术专业的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竞争的机会;
9. 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等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本硕连读和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为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赴国外高水平大学继续学习、深造提供“直通车”机会。
10. 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和美国科思基金会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在进行语言学习培训的同时,提供丰富的文化交流和考察机会。
11.与美国北德克萨斯州大学(UNT)合作进行研究生访学交流项目,为在读研究生(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提供课程学习、文化考察、师生交流的机会。使在读研究生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拓展国际化视野。学校研究生专项给予项目费用以资助。
12. 与香港PCG集团(香港盈科拓展集团)博志学院合作,于暑假赴香港进行全球金融业架构和现况、现代财富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的短期培训,学校给予参与学生以一定的项目资助。
22、能介绍一下经亨颐学院的情况吗?
答:经亨颐学院,是以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我校首任校长经亨颐先生之名命名的荣誉学院,是我校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继承师大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教改实验特区”。学院从全校高考成绩优异的一本及部分二本新生中,面试选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作为经亨颐学院的学生。学院遵循经亨颐先生的人格教育思想,集聚校内外的优质资源,采用“通识+专业”的培养模式,并辅之以“双导师制”等个性化的培养措施,培养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既知识渊博又谦逊达理、既敢于拼搏又善于合作的未来教育中坚力量和领袖人才。经亨颐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遵循经亨颐“人格为先、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注重人格训练,培养具有“宽厚的文化涵养、精深的学科底蕴、卓越的教育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2013年,学院继续从全校高考成绩优异的一本、二本新生中,面试选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进入经亨颐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