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专业毕业生去哪儿了
我国现有250多所大专院校设立了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专业,每年毕业学生约1万多人;但大多数社工专业的毕业生不愿从事本专业工作。这一现状令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赵韩十分忧虑,在他看来,创新社会治理,人才是关键,“目前亟需通过政策引导,建立一批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社会工作岗位的薪酬待遇偏低,社会认知度偏低,参与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赵韩认为,要改善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现状,必须用绩效考核的硬手段,倒逼出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动力。
这一观点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河南省委主委张震宇的响应。张震宇在大会发言中建议:“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成效,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和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从设立登记、场地供应、资金补助等方面,细化扶持社工机构发展政策,同时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民办社工机构的积极性。”
“要尽快完善配套政策,抓紧制定各个行业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建设规划。”张震宇表示,针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激励、使用,应尽快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可以通过预算解决一点、资金整合一点、上级争取一点、社会投入一点的方式,解决资金难题。”
张震宇还建议,优化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设置,一方面做强应用型社工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做优研究型社工人才的培养,通过“考试过渡一批、公开招录一批、社会引进一批”等方式,优化社会工作人才的结构。本报特派记者 李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