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学校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兼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预科教育等,已成为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质量较高、基础扎实、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立足青海、面向全国,具有高原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多样性特征的委省共建省属重点大学。
1、历史和规模。学校是青海建立最早的高校和新中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2年青海师范专科学校实质性整合到我校,2005年青海省铁路高级技术学校移交我校。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2年,教育部确定天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目前,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39个民族12000多名在校生,其中硕士研究生1110名。目前,学校已培养了7.6万余名各类人才。学校占地面积1017亩,建筑面积42.72万平方米,图书总数123.26万余册,其中汉、藏文四个版本的大藏经4套。
2、学科建设。学校现有15个学院、5个直属教学系部,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理、法、经、管、教、史、医、工学等门类。与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2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53个本科专业;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0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建设课程。
3、师资队伍。全校共有1146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654人,终身教授6名,副教授以上职称479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69人。
4、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制定并实施《青海民族大学关于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行动计划》和学科建设、思政教育、师德建设60条意见,全力推动本科教育综合改革,从专业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范教育综合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加大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努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招生就业。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招生就业工作,创新宣传方式,实施大类招生等制度改革,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新生志愿率、报到率和生源质量明显提高,就业率、就业质量大幅提高,初次就业率达85%以上,年终就业率达90%以上,协议就业率达70%以上。
6、学生工作。近年来,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构建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兼职辅导员全员育人新模式,探索分学期、模块化、渐进式、全过程育人新路径,建立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育人新格局,打造了一批思政讲座、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品牌,赢得了广大同学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7、对外交流。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教育单位,目前有留学生近200人。学校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美国富特海斯州立大学、苏丹国际非洲大学等国外大学和台湾勤益科技大学、佛光大学等院校有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