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工业学院简介
太原工业学院创建于1954年,其前身“华北第五工业学校”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适应国防建设需要建立的一所国家重点中专学校。学校曾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和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等部委,并先后使用 “华北第五工业学校”、“太原工业学校”和“中北大学分校”等校名。学校于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太原工业学院”。经过近60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以工为主,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568亩,建筑总面积3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6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图书馆藏书65万余册。建有19个实验中心(共78个实验室)。现有教职工770人,其中专任教师61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72人;博士27人、硕士406人。学校目前设有12个系和2个教学部,有本科专业33个。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3091人。
学校牢牢把握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要求,以科学发展为办学兴校的第一要务,秉持“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校训,坚持“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深化改革、注重创新”的办学思路,不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大力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实现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四者的协调统一,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学校紧紧围绕“夯实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实践、鼓励创新”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以化工学科群为龙头,六大学科群协调发展、突出应用的1+5学科发展格局。逐步建立起为企事业培养素质高、专业精、能力强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产学研用融合,校企无缝对接,学生无障碍就业奠定了基础。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各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4项。现有省级学术带头人2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1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参加全省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先后有30人获奖。
学校积极开展“注重创新实践、突出应用能力”的素质教育。在山西省率先与美国通用电气集团共建了华北地区较为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实训室,学生参加GE智能平台全国大学生自动化控制设计大赛获得第一名,参加“2011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获得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赛事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300余项;在七次参加CCTV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中,五次成功晋级全国16强;参加全国、全省各类体育竞赛获团体奖30余项。近年来,还不断涌现出全国“优秀班集体”、全国十佳“三好学生标兵”和全国“优秀学生干部”等优秀集体和个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处于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按照“服务教学、面向市场、创出特色、力争突破”的原则,紧密结合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对外技术服务。专著、SCI、EI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授权专利和获奖科技成果数量实现翻番。科研项目立项渠道不断拓宽,横向签约经费明显增长。尤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回国留学人员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开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会计等专业的合作办学项目。学校长期聘有外籍教师10余名。
建校近60年来,学校培养了六万余名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优秀人才,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大中型企业和其它领域的技术骨干和优秀管理者,为祖国国防建设、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美誉,学校先后荣获“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 等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太原工业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办学特色,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与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实现建设具有特色鲜明和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