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艺术学院简介
吉林艺术学院建于1946年,1978年举办本科教育,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成为具有吉林省首批省重点学科的院校。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学院“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地,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的办学功能日益彰显,屹然成为在国内艺术教育领域卓有影响的、东北地区惟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
学院秉承传统,弘扬优势,努力打造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综合学科专业平台。目前拥有30个本科专业,基本涵盖了国家专业目录内的各个艺术类专业。学科建设水平在省内居领先地位,国家级特色专业数、省级重点学科数和硕士点数均位居国内同类艺术院校前列,生源与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在省内高校同类学科专业名列前茅。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教师获得了一大批国家和省级艺术大奖:先后两次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获得了中国音乐界最高奖——金钟奖金奖、全国美展金奖、中国油画展艺术奖第一名、中国雕塑大赛青年新锐奖、多人获得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全国群众舞蹈展演最佳编导奖、CCTV点亮空间设计大赛全国十佳设计师、国际拉赫玛尼诺夫大赛最佳歌剧演唱奖、国际青年音乐大赛独唱第一名。
学院倡导“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艺术教育理念,以创新意识为导向,强化艺术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注重学研产一体化,通过承担各类艺术创作、设计项目、国内外大型展演项目,主办承办大型国际性艺术赛事,学院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实践形式,形成了“以项目带动教学,以科研深化教学,以展演促进教学,以实践检验教学”的开放性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同时也涌现一大批优秀教学、科研和创作成果:如人民大会堂吉林厅设计、国庆五十和六十周年吉林彩车设计制作、上海世博会吉林馆主题陈述方案策划;学院在校生先后获得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北京大学生艺术节最受群众欢迎的剧目奖、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五项大奖、全国大学生短剧小品大赛四项大奖、“北京2008”主题招贴设计大赛金奖、CCTV中国服装设计暨模特电视大赛金奖、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中国赛区)冠军、CCTV全国十佳设计师、全国新人新作歌手选拔大赛美声唱法专业组金奖、全国民族器乐演奏比赛青年B组金奖、首届中日韩国际古筝大赛获奖、第五届中国小号比赛多个奖项、第二届长春国际钢琴艺术节钢琴比赛第二名、第三届全国标准舞俱乐部联赛一等奖、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原创教学剧目二等奖、全国金钟奖流行音乐奖银奖和铜奖、“中国好声音”冠军等。
学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73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95人,本科生7038人,专科生106人。学院积极贯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早日成才。设立了新生奖学金,鼓励优秀学生报考本院;设立了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学年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奖励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每年从学费收入中提取专项经费作为助学金,建立和完善了奖、贷、助、补、减的助困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建院以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万余名各类艺术人才,特别是毕业生中涌现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优秀的艺术家,他们以杰出的艺术成就为繁荣当代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院拥有国内最先进、最优越的综合高等艺术教育办学条件和环境:身处得天独厚的城市中心繁华地带,表演、造型、综合、城市艺术四个校区以独特的艺术造型和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艺术展演设施交相呼应,市内最具代表性的一批人文景观及文化机构毗邻左右。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舞蹈学院、新媒体学院、动漫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城市艺术学院和附属中等专业学校等教学单位置身于现代都市之中,散发着盎然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学院依托城市,开放办学,已建成充满现代气息的数字化精品校园。目前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5342万元,各类工作室、实验室140余个,馆藏图书5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710余种,电子阅览室1个,特色数据库5个,高速宽带信息网将四个校区连为一体,同时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文物库、印务中心、ART校园电视频道、现代美术馆、现代剧场、再造空间画廊、艺术咖啡等也相继落成,成为富有艺术气息的特色教育资源。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的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白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等10个国家的22所著名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教育部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设立在我院。教育部俄罗斯艺术大师班、长春国际钢琴艺术节、长春国际陶艺作品展在我院定期举行,引进大量的国际高水平艺术家来我院演出、工作,为学院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机会。目前学院已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开展了2+2、3+1以及本硕连读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
风雨兼程弦歌不辍、薪火相传铸就精神。吉林艺术学院正以科学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办学水平、优质的办学环境,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
吉林艺术学院https://www.mshao.com/art/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