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5岁的陈光保在雷州市几乎家喻户晓,他16岁参加革命,1964年起先后当过30年的县长、县委书记,1995年从湛江市政协主席位子上退下来不到一年,携妻到雷州市北和镇,办农场,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
2000年开始,他用农场的收入,自己的工资,还有5个子女每年给的年节孝敬钱,奖教助学,扶贫救困,累计捐出1415万元,而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长。他对几个子女说,身后不留一分钱,财产全部捐出;他离开后,农场交给政府,所得收入继续用于奖教助学。
正厅级干部退休后荒野办农场
“做了一辈子的活,停不下来。”1995年,从正厅级官员位子上退下来的陈光保64岁,身体硬朗,走路扇风,琢磨着自己退下来后还能做点什么。最后,他记起了年少时的想法,拥一片土地,自己亲手打理。
“种香蕉、甘蔗、芒果,希望起示范作用,带动周围的百姓一起发家致富。”早年穷苦窘困的生活,使得陈光保对土地和农村有着特殊情感。他和妻子来到北和镇仙过岭,一个距离湛江市区100多公里的偏僻地方,承包2800亩荒地,开垦办农场,种植经济作物。
“很多人想不明白,一个厅级干部,退休后会有很好的待遇,干嘛还这么折腾自己。”做过雷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黄昌耀曾和陈光保共事过,比一般人更能理解他的老领导。1970年,雷州市治理常年泛滥成灾的南渡河,时任总指挥的陈光保光着膀子和当地老百姓一起运石修堤,就盐水吃番薯叶。“他是个这样的人,当着县长的官,和大家在一起搬石头,也要搬得比别人重才开心”。
奖教助学钱不够卖房筹
荒野地里种果树,开头几年并不顺利,陈光保的农场相继遭遇了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芒果树冻死,香蕉林被台风拦腰折断,先前投入的250万元资金打了水漂。“我们几个做子女的劝他回家享享清福,他不听,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他的大儿子陈强说,父亲在家里一直是说一不二的,他看准的事情,不做出个子丑寅卯来,谁也动摇不了他的军心。
惨痛教训下,陈光保调整种植,改种甘蔗、辣椒等耐旱经济作物,农场收益逐年好起来。2000年起,他开始资助考上大学的雷州学生,对于考上当地重点高中的初中生也进行奖励;后来,这一举措渐渐成为体例。2009年,陈光保得知雷州市高考上一本线的考生有305人,决定为这些学生捐款100万元。他把农场全部盈余加上离休费、女儿刚孝敬的4万元治病钱,才凑集70多万元。“为了凑足100万元,爸爸执意要卖掉湛江市区唯一的一套房子,作价26万元。”陈强说,他们几个子女舍不得卖掉房子,又拗不过老人的脾气,就凑了26万元当做卖房钱,瞒着交给老人。至今,陈光保尚不知当年这件“公案”的背后始末。
农场困难时也捐资助学
“一般是本科生每人奖2000元,高考状元每人奖5000元,贫困家庭奖1万元……”雷州一中校长蔡日春是陈光保奖教助学的联系人,他手中有几大本授奖学生名单,人数达2600多名。“2014年,雷州遭遇了威马逊超强台风,保伯的农场损失很大,以为不会有奖励了;但保伯还是打来电话,说‘小蔡,今年获奖学生名单准备好了没有,钱的事你别管,我来想办法’。”那一年,陈光保在农场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捐出122 .2万元。
“我对保伯来说只是个陌生人,但他对我的影响则很大。”2009年曾接受过2000元资助的姚曼,已在湛江市徐闻中学当语文老师三年,她经常用陈光保的故事来教育学生,因为有亲身体会,所以生动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