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高考,张英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杨金梅夫妇关掉北京开了十几年的门窗店,王芳菲放弃了“30万年薪”副总的工作,来自四面八方的她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地——有约万名学生的临川一中,他们在这里陪读高考。这个地处江西中部的中学,每年近4000名的高考生中,有二三十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最多时占全省清华北大名额的三分之一,被称为“神话中学”。(5月17日 《中国青年报》)
临近高考,学生压力大实属正常现象,有些家长心疼子女,选择陪读,给子女改善下生活,均衡下营养,舒缓些压力,给一些科学合理的学习建议,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本也无可厚非。然而部分家长为了陪读放弃了工作和生意,更有甚者夫妻分居租房陪伴,自以为给了子女无微不至的关爱,殊不知让本就“紧张”的高考气氛变得越发“凝重”。
有人将“孟母三迁”曲解为寸步不离的陪伴和照顾,认为免了子女的“后顾之忧”便可助力“全身心高考”,这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错误的陪读方式无疑让子女产生“考砸愧对父母”的额外心理负担。此外,失去了“生活”的子女,单调的享受冲刺高考的“紧张”与“窒息”,无疑也会让子女产生弃学厌学的逆反心理,这对父母而言颇有些得不偿失!
冯巩和朱军曾在小品《笑谈人生》中提到:“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醉生梦死谁成器,拓马长枪定乾坤;挥军千里山河在,立名扬威传后人。”孟子也曾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成才成功自有其规律,一旦被“多事”父母“取而代之”,则难免会让子女错失成功的“垫脚石”,即便成“空中楼阁”,也时刻处于基础不牢的隐患危机中。
所谓高考,在笔者看来与其说是命运的抉择,倒不如理解为梦想的起点。我们之所以参加高考,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理想,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有想要活出的人生,在高考的“战场”上,我们背负的是梦想,而非父母强加的负担,高考是让我们从基础教育、综合教育跨入专业教育的踏板,其转折作用于从易到难、从博到专、从梦想到圆梦,而非众人口中所谓的好学校、好工作、好未来。
学习和生活对每个人而言本就缺一不可,家长剥夺了子女的“生活”,对“学习”而言无异于“唇亡齿寒”。在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爸爸马哈维亚为了培养女儿成为世界冠军,让两个女儿吃尽了苦头,为了不让女儿产生依赖,“狠心”地将她们推进了河里,让她们靠自己游上来,正因为有了这些苦难和挫折,才让两个女儿赢得了荣誉和属于自己的人生,正因为没有了依赖,才让吉塔在决赛中依靠自己完成了绝杀,这就是科学陪读的作用。
对于父母而言,陪读未尝不可,但要科学合理,可以多一些陪伴,但要少一些干预,可以提出建议,但决不可强制,可以给予照顾,但切忌制造依赖,可以陪读,但请不要丢弃自己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