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一点半,接到钱江晚报记者的电话时,卢新华的家里正在装修,嗡嗡嗡的声音不时漫过。他在上海,听到浙江省刚刚结束的高考作文题目,选自他的文章时,有些惊讶。
“你问我心情?呵呵,呵呵,呵呵,就和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以一整版发表我的小说《伤痕》,使得当天的《文汇报》加印至150万份一样。”卢新华没有直说,却用了一个比喻表达心情。
这篇高考作文如何写
写成故事也不错
卢新华认为,这是一种分享,“或许,今天的高中生,并不完全清楚那三本书到底是什么?但他考完后,在跟人探讨或者看到我的原文后,一定会有启发。那么,对他今后的人生路,就会有帮助。考进大学的人,要知道,今后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自然和社会,更要读懂自己的心灵,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2010年12月6日,卢新华写了一篇短文“论三本书主义”,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副刊。2015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又发表了卢新华的《读三本书 走归零路——我的人生三昧和“读书感悟”》。
“为什么会想到写那样一篇文章?这要追溯到一个说法‘一本书主义’,是说一些作家在一本书成名以后,就不再写了,躺在上面吃一辈子。”于是,当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问世并引起轰动后,便也有人私下对他说:“你可是‘一篇短篇小说主义’呀,一篇《伤痕》,便开创了一个‘伤痕文学’流派。”
“但我的文学道路和人生是否也就此与《伤痕》共进退,成为另一个版本的‘一本书主义’呢?”这引起了卢新华多方面、长时间的思考,他从自己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实践中归纳和总结出了“读三本书,走归零路”。
卢新华说自己只能对他们笑笑:“它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籍,而是三本大书。一本叫有字的书,一本叫无字的书,一本叫心灵的书。当然,也可以是一本叫 ‘书本知识’,一本叫‘自然与社会’,一本叫‘自己的心灵’。”
许多人乍听到这个话题,都忍不住问卢新华:“你说的是哪三本书啊?能否开个书单?”
记者问他,这个题目,对于高考生来说,怎么写比较好?
卢新华笑笑:“当然,照我那样写最好。”
这是玩笑话。言归正传,他认为,“我的原文是议论文。但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另外,将一件事情表述清楚的记叙文,也可以。比如,城市的孩子认不出麦苗,通过学农劳动,认识了五谷,就是一种读无字之书,而经历了农村生活,使自己的人生阅历、心灵感悟得到了提升,便是读心灵之书。”
卢新华喜欢杭州,每次来都要去苏堤走走。他还跟浙江考生分享了一首他在漫步苏堤时候的打油诗:“瑶池秋日雾蒸腾,恍入芬兰浴室门,挹尘最数堤柳好,西湖绝妙洗澡盆。”在他看来,这,就是读无字之书。
“三本书”的说法
与自己的阅历有关
《伤痕》发表的时候,卢新华是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学生,24 岁。往前一年,卢新华参加高考的作文题叫《苦战》,是叶剑英的一首诗,“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伤痕》给卢新华带来了许多的荣誉和光环,他说,“作为一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我在写作《伤痕》不到一年后,便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第四次文代会作家代表团中最年轻的代表……此后,又被推举为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常委……”
“既然确定了我是属于文学的,就要从文学的角度来对自己的人生做整体的规划。”卢新华开始认真思考一句古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及严羽《沧浪诗话》中所论及的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法乎自然”的观点。
“人类的思考可以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细致,越来越缜密,人类的书籍也可以堆集成一座座高山,但一旦没有了“自然和社会”作为人类思考的对象,人类所有的书籍必定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卢新华认为,“自然和社会”才是那本最原初的书,而一切“书本知识”只能是它的摹本或拷贝。
有了这样的认识,卢新华便自觉地在读“自然和社会”上下功夫。
留意到自己的履历“工农兵学”唯独缺商,卢新华在文汇报工作两年多以后,毅然辞去公职下海经商。然后,又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不仅在美国蹬过三轮车,卖过废电缆,做过图书公司英文部经理,甚至还在赌场发过牌。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遇到过很多值得我永远感恩的人、事和物,三轮车就是其中之一。”卢新华骑着它不仅找到了一条养活自己的生路,同时它还成了他的一个“流动书亭”,“我通过它开始了对美国社会的阅读。”
但更重要的是,蹬三轮车这件事,帮卢新华真正做到了“放下”,“因为自从写了《伤痕》以后,我身上汇聚了太多的荣誉和光环,已然让我滋生出种种‘虚骄’之气。”
卢新华认为,在读“书本知识”、“自然和社会”这两本有字和无字的书之外,更重要的还要经常地、反复地、不间断地阅读“自己的心灵”。“自然和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映像,从根本上来讲,都是我们个人心灵这面镜子的折射。世间的万事万物,万千变化,如果不能与我们内心的宇宙相接,相沟通,是无法影响我们的人生的。”
因此,相较于读“书本知识”和“自然和社会”,卢新华认为,读好“自己的心灵”当是人生的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