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盟时代,能否解决招考老问题?
能否破解城乡不公
“自主招生对社会来说,易加剧教育和社会不公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叶赋桂、李越、史静寰等几位老师就曾撰文指出,“目前,各自主招生高校规定的自主招生生源地不同,但基本上都限定在教育发达地区,且在各地区中限定在若干所重点中学。至于自主招生考试的内容、考试方法、评价标准更完全偏向大城市、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雄厚家庭出身的学生,对农村、西部、偏远地区的学生、对缺乏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学生极其不公平。”
记者了解到,在20 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行自主招生政策、2003年回归统一高考制度的俄罗斯,就曾饱受“自主招生加剧城乡不公”的诟病。在20世纪末期,俄罗斯自主招生曾导致生源大量集中在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莫斯科大学是莫斯科人的大学”便是当时公众对高等教育存在城乡不公现象的讽刺。
宁夏南部山区的家长就曾写信向记者反映,“自主招生要求学生到高校参加冬令营或面试等活动, 地处边远地区, 家境贫寒的学生由于路程和费用的限制, 很难进入到大城市参加选拔。经济负担抑制了低收入阶层子女从高等教育获益的可能性。”
能否实现多元选材
有这样一则老清华的小故事:有一位同学在诗词方面非常有天分,但是他上了清华的物理系,在数学考试的时候他不会答卷,就交了一张白卷上去,上面写了一首诗。判卷老师也是一个晓通文理的大师,他看这首诗之后哈哈大笑,写了四句话,叫“卷是白卷,诗是好诗,人各有志,给他六十”。
能否真正将“偏才”“怪才”选拔上来,需要高校的土壤,更需要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机制和选拔手段。我们看到,除了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学校在自主招生方式与手段上,打破常规,以面试成绩为主、高考成绩为辅的“破冰之举”外,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大多数高校依然以高考成绩作为硬指标。
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教师常保成就撰文指出,自主招生以高考成绩作为硬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特长生的入围。尽管自主招生政策发布的初衷,是想给予高校一定比例的自主权,可以绕过分数真正地选择“个性”学生,但是在传统的考试方式、内容和评价机制下,显然,自主招生的实施只能是威慑于传统思维“分数是硬道理”,又把统一高考这把“尚方宝剑” 抬出来。
当然,也有专家对自主招生纳“偏才”、“怪才”的做法给予冷静的思考和审慎的提醒。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闫广芬就强调:“特别突出”、“特别优秀”、“特别优异”是一些高校对于自主招收优秀考生的要求,我们需要研究的是这些“特别”的内涵到底是指什么?还需要追问的是谁给出这一“特别”的标准?是谁真正达到了“特别”?如何达到的?又是如何选拔的?
当这一系列追问逐渐得以清晰之时,那么一个公正、公平、清晰、多元的各具高校不同特色的人才评价体系才得以形成,也才能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同,具有公信力,也才能真正起到这项政策应有的作用。如果没有良性、健康的高等教育发展的环境做保证,这样的人才评价体系是难以形成的。而没有一个明晰的人才评价体系,自主招生政策的每一步推进或者突破必将带来争议,甚至走向反面。(人民网,记者 赵婀娜)
事实上,故事却并未就此结束。
11月25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8所高校今天同时发布消息,证实了流传多日的传言:它们将在2011年自主招生中推出“八校联考”。此次结盟的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均为以工科见长的重点大学。
呈“鼎足之势”的三大联盟已然形成,国内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尚有55所之多,是三大军团继续“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阵营,还是会产生第四,第五方面军和三大集团“分庭抗礼”?在年终岁末的中国高校界,上演了一出“别开生面”的“合纵连横”大戏。这场大戏虽然热闹,但是对于高考学生来说是福是祸?对我们的高校教育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这场大戏,未完待续……
(本文综合人民日报,广州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