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进入结盟时代 抱团掐尖还是降低成本
即将于2011年1月进行的全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二十几所名校已形成“三足鼎立”的集团竞争格局。还有没有“第四方面军”?全国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76所高校,是否都会走“结盟”之路?
专家提醒:应该关注的不是谁与谁合作,而是为何合作及合作之后的考试内容和评价机制的探索。形成联盟,重要的不是联盟效应,而是改革效果。
形势变化太快,故事愈加热闹。
11月19日,清华大学等学校对外宣布,继去年清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5所学校在自主招生选拔中开展合作之后,今年,“五校联盟”扩展至“七校联盟”——浙江大学加入其中,之前盛传将同北京大学合作的中国人民大学,也确定入“盟”。
11月21日,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七所知名高校同时在官方网站上公告,2011年将联合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
由于两大“结盟”的知名学校分别包括两大状元掐尖高校清华与北大,取清华的“华”与北大的“北”,网友戏称“中国高校自主招生进入‘华约’与‘北约’的对抗时代”。
岂料,两派刚成型,“第三盟”又若隐若现——11月22日,有消息称,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8所以工科见长的高校也将形成一个新的联盟。而且,该联盟不仅立足于自主招生考试的联合,还将就人才培养等环节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即将于2011年1月进行的全国自主招生考试,二十几所名校“三足鼎立”之势已成定局。人们更在揣测:还有没有第四、第五“方面军”?全国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76所高校,是否都会走“结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