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联考为啥不受考生待见?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近日发表文章称自主招生考试与99.9%以上的考生没直接关系,较大规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使得自主招生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
11月21日,北京大学等七所高校的招生网站上同时发布公告,宣布2011年七校将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这是继清华大学等七校在去年五校联考基础上形成七校联考之后,我国自主招生出现的又一个联考。
进入11月,那些穿着中学校服的孩子们口中的高频词汇多了两个“北约”、“华约”,他们谈论的是攸关自己身家前途的高考话题北京大学为首的高校自主招生联考同盟被人们戏称为“北约”,而“华约”自然是指清华大学所在的七所盟校。
高考制度1977年恢复之后,今年是33周年,在基础教育领域,由于高考的一考定终身,每个学生都要参加高考的统一考试,导致学生的个性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被扼杀,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过程中,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怎样的兴趣。对大学而言,就业竞争能力的问题背后是高等教育竞争的问题。由于目前学生在高考过程中只能拿到一张录取书,导致高等教育本身的竞争很缺乏,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孟芊认为,很多考生和家长有一个误区,就是好像有机会不试一下就觉得亏了。中国1000万考生,能够上清华条件的很少,而达到自主招生要求的就更少,如果有500万想要考清华自主招生,这哪儿受得了啊。所以要限制一个条件,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初审。
当下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应直接采取“学业水平测试+自主招生”模式,教育问题专家熊丙奇认为这一模式的建立绝非一蹴而就,联考制度其实是过渡模式。美国大学基于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的自主招生,当初也是哈佛大学采用SAT成绩作为学生申请入学的成绩,其后,在哈佛的呼吁下,其他大学逐渐认可SAT成绩,而除了SAT外,在美国还有ACT(American College Test)、AP(Advanced Placement)也被一些高校认可。这些考试之间是竞争关系,从而提高了考试评价水平。我国的自主招生联考,如果通过市场竞争,不断提高考试评价质量、树立考试公信力,且不断完善考试内容和形式,就有望“变为”全国的学业水平测试,由此建立起“学业水平测试+自主招生”模式,打破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的格局。
当下高校的自主招生联考改革,只是用联考替换了每个学校举行的笔试,整个自主招生的程序与规定,并不涉及,也就是说,一名考生参加联考,以联考成绩申请高校自主招生,获得多所高校自主招生资格之后,必须按规定参加高考,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也必须从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中选择一所,作为A志愿或第一志愿,否则就表示放弃自主招生资格。这样的自主招生联考对考生来说,意义极为有限,只有增加负担又要参加联考,又要参加高考,两手都得抓,两手都必须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