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遇到奇怪状元
2002年,在南部一个省份参与招生工作,更是让文东茅印象深刻。当年的该省高考状元是一名复读生,尽管在分数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面谈时给人的感觉却很不好,“你很难与他沟通。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读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将来想做什么,由于是状元,太过抢手,这位考生甚至一度闭门谢客。”
两年后,文东茅再次前往同一省份招生,居然又发现了这位学生,经了解才知道,这名学生无法适应大学课业,又沉迷于网络,多门课程不及格,最后被勒令退学。之后,他再次参加高考,居然又同时达到了北大和清华的录取分数线。
“我想,这样的事情不少参与招生的老师或许都会有耳闻甚至遇到。”他说,在目前的招生制度和程序中,招生老师更多起到专业咨询的作用,想招一个分数较低但你认为优秀的学生不太可能,想把一个高分的但某方面明显不合适的考生剔除也不太可能。
文东茅说,招生的本义应该是挑选出合适的学生,将他们录取到合适的学校和专业上,但现在的情况却使其很难实现。很多学生也是首先考虑上名校,并“服从专业调剂”;同时,由于考虑到最低分数线、社会声誉等诸多因素,高校也基本不加甄别地录取高分考生,但这对于学生和学校都有损害。
上书增加招生面试权重
“实际上,我们最终的关怀并非招生过程本身,而是着眼于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只有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选拔考生时,总体的生源质量才会提高。更多学生会有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更高的综合素质。高校也能够真正招到自己需要的学生,教育也才能回归其本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东茅表示,教授们上书校长,并希望借助北大这一平台,使这件事引发社会各方更多关注,以推动人才培养方式和机制的变化,这才是真正目的所在。
在给北大校长的信中,文东茅和诸位教授提出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设想,最主要的一个变化是增加面试权重。如果说,对于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是一个人才选拔的技术性问题,那么,其所折射出的更为深刻的含义则在于:人才选拔方式对于人才培养方式几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而人才培养方式则决定了一个国家储备人才的特质。
很难想象,一个并不充分以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等为最主要考察方向的选材机制,能够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中充分发挥这样的作用。而在国家的发展中,创新型人才、科研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却被越来越提至战略高度去看待。因此,教授们认为,希望更深入地改变育才方式,推动招生制度改革无疑是一个有效着力点。
实际上,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并不缺乏关于如何使其更好发挥导向性、选才功能、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探讨和尝试。然而,高考改革历史已久,却一直步履维艰。“为什么这么难,这是需要关注的。”
文东茅说,数千年来,中国的选材制度无非两种,一种以面试为主,一种是笔试为主。而以笔试为代表的中国科举制度在延续1300年后最终遭到废除,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过度的应试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教育本身,导致学校为了科举应试而办教育,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应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