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看法
浙江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
为创新型拔尖型人才建立绿色通道
本报通讯员梅芳燕本报记者叶辉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最早源于浙江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写给北京大学的一封信。通过此信的推荐,全国化学竞赛冬令营一等奖获得者李昕欣被北京大学以自主招生降20分破格录取。“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最早的提出也源自叶翠微。今年“五一”前夕,北京大学与浙江省15所重点中学校长召开招生工作研究会议时,叶翠微正式提出北京大学是否可以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为创新型、拔尖型人才建立高考“绿色通道”
记者:您为什么会率先提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这样一种选拔人才方式?
叶翠微:在现行考试制度下,有些同学能进入理想中的大学,但在“一考定终身”、“分数为大”的考试制度下,我觉得有很多无奈。因为我看到一些优秀学生无奈地跟着分数走,而不能跟着兴趣走。高校选人不能根据学生的素质和潜质走,只能根据分数走。怎样让优秀学生,特别是在某一领域有明显优势和特长的学生早一点进入他心仪的大学,能不能在现行高考制度主干道之外,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拔尖型人才建立一个绿色通道?当然这个绿色通道不是“人治通道”,应是一个程序性通道。我在全国第一个提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建议,代表的是全国有这种思考的校长。如果说这里面有原创的话,应该说是一个集体性的原创,只不过我率先把这个话题点破。
记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程序性通道?
叶翠微:所谓程序性通道,就是一个学校的校长,他在经过完整的教师团队、学生团队、家长团队、校外专家的认证下,向高校直荐优秀生,让这样的同学直接进入高校考官的视野,高校再根据自己的培养模式、培养特色,进行入学前的答辩,符合的就入学,不符合的再回去参加高考。
记者: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的优点在哪里?它能规避什么?
叶翠微:我想至少可以解放小部分学业特别优秀、兴趣特别广泛的学生,使他们能从目前的高考模式中走出来,能有更自由的空间、更自主的发展。高校也可根据这些学生的特色,构建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绿色通道。通过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若能被高校提前录取,就形成了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就能实现人尽其才,因材施教。
其次,我认为这是一种对我国现行高考制度的补充型设计。现行高考是面向大多数的,在目前来讲是诚信度、公认度最高的一种人才选拔模式,但是对特殊人才我们能否有另外一种选拔方式?这种选拔办法就是作为校长,通过他多年对一个学生成长的观察,出于职业的良知、个人的诚信,愿意把这样的学生作提前推荐,让这样的学生能进入高校的视野。当然,中学只是推荐优秀学生,学生是龙是凤得由高校来衡量。
记者:实施校长实名推荐制,给予校长较大的自主权,在目前的社会风气下,开后门问题如何规避?
叶翠微:我认为要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一是采用什么模式。任何一位校长在实名推荐一个学生时,不仅仅要对学生负责,还要对自身的信誉、名誉负责。校长敢做这件事,已经表明这一行为已经超越了功利;第二是校长怎么做。校长实名制不等于校长一人制!是校长通过这种形式,在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专家团队认可的基础上,最后校长代表这个团队行使签名权,行使推荐权。
探索一小步,创新型人才培养一大步
记者:作为校长,您的建议如今变成了现实,高兴吗?
叶翠微: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开心。对现行高考制度来说,这是一小步,对学生来说却是革命性的一大步。“校长实名推荐制”不能仅停留在实名制上,关键是怎样真正使有浓厚兴趣、有鲜明特长、有良好发展潜质的孩子,能比较好地走进大学。
记者:面对现在的教育大环境,您最想说什么?
叶翠微:我特别想说的是作为人口大国,我们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拔尖人才的过程中,的确需要大家用大气的胸襟来面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上的复兴,也不仅是文化上的复兴,关键应该是人才的复兴。没有人才支撑的复兴是走不远的,而人才的复兴就需要真正顶尖的世界级精英。(本报杭州11月9日电 )武汉外国语学校校长李鸿朗:
重点大学破冰招生改革的一个善举
本报记者夏斐
“北京大学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可以说是我国重点大学招生的破冰之航。给生源基地学校校长一个权力,既可以进一步保证北大生源优质化,又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学素质教育,是一个双赢或多赢的善举。”湖北省重点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校长李鸿朗高度评价了北大的这一招生改革措施。
武汉外国语学校是在周恩来、陈毅等老一代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下,于1964年创建的全国首批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1982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中学,2000年成为省级示范学校。恢复高考以来,武汉外校涌现出了20位省、市高考文理科状元,近几年来,重点大学升学率多年在90%以上,北大、清华、香港大学等著名高校入学率接近毕业生人数的10%,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被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录取。
李鸿朗校长说,武汉外校本身具有保送资格,去年就保送了14名品学兼优又具语言特长的学生到北大就读,因此不会申请“校长推荐”。同时,李鸿朗校长也认为,北大的这个改革,可能会带给一些有条件的重点中学机会,但是实际上获得资格的中学校长压力会很大,实际操作也有很大难度。李鸿朗仍然肯定和赞扬北大为推进素质教育的“良苦用心”。(本报武汉11月9日电 )
新疆乌鲁木齐六中校长王毅:
我们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本报乌鲁木齐11月9日电 (记者王瑟)听说北京大学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后,新疆乌鲁木齐六中校长王毅兴奋中不无责任感地说:“这是件好事,它极大地调动了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是对我们的最大信任,是对中学管理、教学、素质教育的全面考验。同时对特长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更是个福音。”
1947年创办的乌鲁木齐六中是新疆目前规模最大的民汉合校的重点示范高中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学生的40%以上。多年的办学让六中每年的高考升学率都在98%左右,重点院校录取率达40%以上。过去学校多采取保送生的机会向各高校推荐优秀的学生。改为自主招生后,学校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每年都有十几名学生经学校推荐考入全国知名高校。
对北京大学的举动,王毅认为,这让学校在推荐优秀学生时不能仅仅考虑学习成绩的优劣了,学生必须是德智体美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被推荐。这看似是种权限,特别是对中学校长来说有了更多的权限,但它包含着更大的责任。应该说,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期间,学校对他们的情况是最了解的,如何让各方面最优秀的学生进入国内一流的高校学习,为祖国培养一流的人才,北京大学的举动让他们感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一定会珍惜这种信任,通过改革学校的管理、教学等方方面面,来迎接这种变革,承担起中学应该承担的责任。”王毅最后说道。河南省实验中学副校长马玉霞:
应该对教育改革的推行者们抱有信心
首先,北京大学在自主招生上的这次创新和尝试,不仅意味着我国高招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同时在更深层面上也将对我国整体的教育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如何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特长突出的学生,这是对校长教育思想、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考量。在当今高考一考定终身之下,难免有些平时综合素质很优异的同学会在高考中留下遗憾,北大的这个做法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机会。
其次,北大的这种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不能简单理解为校长推荐学生。这实际上是对一所中学和这所中学的老师和学生素质的综合评定。如果学校的教学质量上不去,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那么高,推荐也就无从谈起。要想去争这个“优惠”名额,学校自身就要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就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要提高,某种意义上看,这种“优惠”名额的获得比高考那种分数考试还要难。这实际上对于一些只注重分数的中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
第三,社会上很多人担忧这种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会不会成为权力寻租的工具,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北大也有明文规定,有严格的中学准入制度,还有严格的评审制度。即使获得了推荐资格,还有监督机制。我们应该对北大的这种尝试抱有信心,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推行者们抱有信心。只要北大和推荐中学严格按照规定公开、透明地推行这项制度,我们应该相信,这种尝试就是有益的。(本报记者刘先琴通讯员董一鸣整理)(本报郑州11月9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