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如何科学地选专业、挑大学
1.2.1 根据职业规划选专业
看到这样的标题,读者可能多少会感到有些新奇和陌生,或者表现得不以为然。
“职业规划从高中开始?这么早?是不是太超前了?……”
的确,职业规划在高中阶段家长和孩子们的心中还很有距离。据麦可思2008年的最新调查,大学毕业生当初从职业规划角度出发来选择专业的人数比例仅有13%。
那么,忽略职业规划的专业选择,结果会如何呢?
很多大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没有仔细考虑到以后的职业问题,盲目地挑学校、选专业,经过4年的大学生活,面临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本专业将要从事的职业不适合自己,或者不喜欢将要从事的职业,于是开始后悔当初的选择,结果有近30%的大学生毕业时被迫选择了与所学专业无关的职业(2008年麦可思调查)。甚至,还有不少人因长期缺少对职业兴趣的发现和认识,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职业,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盲目就业、盲目跳槽,走了很多弯路,也错过了很多发展机会。
智联招聘网2005年曾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在职人士为对象进行了一次“专业选择对就业的影响”的调查,高达52%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另外一个专业”;另有34%的人“希望在原来所学专业基础上再学第二专业”;仅14%的人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反悔率如此之高,也反映出在当初专业选择中普遍存在失误。
或许,高考生和家长并不拒绝职业规划,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做职业规划,而这正是填报志愿时的一个致命误区:挑大学→选专业→职业,即学生先选定大学和专业,然后进大学读书,到毕业时再决定自己要做什么工作。
难道真的要等到4年后就业难题来到面前时,才恍然发现:找份好工作、谋求好发展,并不是大学毕业前才开始考虑就能顺利实现的!暂且不论那时专业背景已经无法改变,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也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
那么,也许还可以把希望寄托在入校后转专业,或者通过考研(论坛) 来改变专业背景和大学出身。
的确,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都为在校的大学生提供了选学第二专业或者转学其他专业的途径。根据各高校的不同情况,考生进入大学后重新选择专业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高校有关实验班面向新生选拔学生;二是按大类招生的院系,在大二或大三时选择专业方向;三是新生完成一年或两年学业后,允许一次或两次转专业。考生在填报专业时,了解所报学校的这一情况还是有助于自己选择专业。